3岁的宝宝脾气特别倔?给予孩子足够安全感,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文 / 小朗妈咪
2019-09-21 14:55
文 | 小朗妈咪(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随着孩子出生,到牙牙学语慢慢长大,最让家长头疼的莫过于孩子发脾气了,上一刻还晴空万里,玩得正开心,下一秒钟就乌云密布,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扔东西发脾气。各种撒泼不讲道理,真的是让人抓狂到崩溃。

三岁半的轩轩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这不,刚刚还在乖乖看小猪佩奇,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哇哇哭起来。妈妈听见从厨房出来,“怎么宝宝?”轩轩不回答就只是哭,还用手指着平板电脑。

“小猪佩奇不是在放吗,你哭什么?”

“我不看这个,我不看这个。”轩轩情绪失控的大喊道。

“那就关上。”妈妈把平板关掉。

“啊,我的小猪佩奇,我的小猪佩奇,你给我打开。”

妈妈要崩溃了,“你不是说不看了吗?”

轩轩这个时候才抽泣着说,“我不看佩奇和小羊苏西吵架。”

妈妈终于明白轩轩的意思了,不要看那一集而已,看到两个好朋友闹矛盾她不舒服,所以不想看。

发脾气闹情绪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3-4岁的小孩子发脾气区别于成年人,是自我意识萌发而导致的情绪表现,而大脑负责情绪调节的部分还不成熟,孩子不知道怎么样让自己平静下来。

一、为什么3-4岁的孩子的脾气特别倔

三岁的菲菲正在玩她最喜欢的会说话变形的电动小汽车,突然小汽车的声音变得缓慢,动作也不再灵活了,妈妈说要没电了,应该充电了,菲菲却不愿意,还在继续玩。

终于小汽车一点反应都没有了,菲菲不乐意了,使劲去按按钮,小汽车还是不动弹,菲菲发脾气了,一脚把小汽车踢远,然后哇哇大哭。

★孩子刚刚形成的安全感比较脆弱

三岁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物权意识,包括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依赖自己掌握的规律,并且想要掌控环境,一旦规律和秩序被打破,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就被打破,所以就会发脾气。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在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时撒泼打滚,会在鞋子穿不好时而急得将鞋子扔掉,甚至是明知玩着玩着的玩具是没电了却还是不依不饶。

★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

而4岁的孩子发脾气,源于他们想要争取更多的权利,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自己完成,也希望凡事都是受自己控制,由自己做主。

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越是让做的事情,越是不做,父母反对的事情,越是要做。

高处不能爬,他偏爬;糖果不可以吃,他就要吃;应该好好吃饭,就是不吃;应该早早睡觉,就是不睡。

★容易被情绪绑架

孩子的思考能力比其他能力发展的更快,理智发展落后于情绪发展,所以孩子容易陷入情绪的绑架中而无法抽离。

简单来说,就是不受控制。3-4岁的孩子,他们没有足够的控制情绪的能力,至少在一开始是没有的,需要父母的协助和帮忙,他们需要学习管理情绪。

儿童心理学的专家认为: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是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所以,当面对失控的孩子,大喊大叫,大吵大闹时,父母不应该去指责孩子。

二、指责孩子不可取

早上起来,孩子又不想去幼儿园,哭着闹着说不要去,这时候父母的做法很重要,是说“你不去也得去,哭也没有用。”还是说“幼儿园多好啊,有老师有朋友一起玩。”

还是说“妈妈也明白,妈妈知道宝贝是舍不得离开妈妈,妈妈也舍不得离开宝贝,但是老师和小朋友都在等你呢。下午妈妈就会去接你了。”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更有用呢?

★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

讲道理或是强行压制,都是更加刺激孩子的行为,只会将孩子的情绪“点爆”。所以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情绪,接纳失控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

面对孩子发脾气不想做的事情,父母首先做的不是指责孩子发脾气是错误的,而是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情绪才对。

★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父母平和的态度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一句“我知道”“我也会”“我懂你”,比起苦口婆心的说理,以及粗暴的呵斥,更有抚慰情绪的效果。

★共情孩子的行为

了解孩子的需求,明白孩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作为大人去思考。能够共情孩子的行为,是善解人意的父母,也是受孩子喜欢的父母。

除了要接纳孩子发脾气,情绪化的举动,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去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孩子鞋子穿不好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穿外套,让孩子做可以完成不容易受挫的事情,等孩子缓和情绪之后,再和孩子一起把刚才失败的事情重新做好,这也是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引导孩子反思行为

“把小汽车踢走,它就能变得有电吗?如果你把它踢坏了,那以后该怎么玩呢?我们把电充满就好了对不对,不必要踢它呀,它是你心爱的玩具,它受伤你也会难过对不对?”,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缓解情绪,慢慢找到事情正确的处理方法。

★保持孩子想要的规律

孩子不喜欢安全感被破坏,那么父母就不要强行打破孩子的规律。孩子喜欢如何放玩具,就赞同孩子如何放。

孩子喜欢睡觉抱哪个娃娃,那就抱哪个。只要不违反原则,对孩子无害,都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想法和要求。

★多给孩子自主的权利

父母没有必要非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能做主的事情,让孩子做主,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

★尊重信任孩子

对于孩子犯错的情况,父母首先应该做到信任孩子,倾听孩子讲述事情经过,询问孩子处理的意见。

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是非观,但是却不喜欢承认错误,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强行要求孩子必须低头认错,要表现出理解和尊重孩子,知道承认错误很难的事实。

在孩子把心情平复以后,再去讨论孩子的错误。不然会适得其反,父母越是强迫孩子“你给我道歉,你就是错了。”只会让孩子“我没错,我就是没错,我不要道歉。”

孩子发脾气或是情绪不好,多是因为遇到了困难和挫折,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好的示范。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多引导,多帮助,先接纳孩子,等孩子脾气过去再教育孩子。

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孩子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知道父母的理解和尊重,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孩子会再下一次发脾气时主动思考,而缩短自己发脾气的过程。

今日话题:你们家的孩子喜欢发脾气吗?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的情形,你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小朗妈咪,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