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永远别指望孩子“自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许久没有发新歌的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一发布,立刻刷屏了微博和朋友圈。
周杰伦有多火?
也许这几个数据可以让你有一定的直观感受:2010年时,周杰伦全球歌曲下载量排名第三,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和Lady Gaga。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时代变迁,新歌手不断涌现,但是60后、70后、80后、90后用户收听的最多的歌手依旧是周杰伦。
所有人都在感叹:我们都是听着周杰伦的歌长大的,周杰伦的传奇无人能复制。
可我想说,没有人天生就是王者,周杰伦的成就,靠的是“自觉”!
而这份“自觉”,源自他的母亲……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01
亿万宠爱在一身的周杰伦,最感谢的却是妈妈陪伴他练琴的藤条。
周杰伦从4岁开始学琴,还被要求每天练2个小时,小时候非常好动、根本坐不住,妈妈则会拿着藤条在一旁督促,但当时听到窗外其他小孩的嬉闹声,自己非常痛苦,“为什么我要学钢琴”,虽然以前不懂,但他如今也体会到妈妈当初的苦心,“现在真的很感谢她”。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周杰伦在音乐上的成就,既依靠自己的天赋,更依靠他执着的性格。而能把钢琴变成自己的一技之长,离不开妈妈的督促。
一开始学画画,但玩性大,水平久未长进,很快便放弃了。后来他改学钢琴。
为了防止儿子重蹈覆辙,每当他练琴时,妈妈就拿着藤条站在后面,不听话就打。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母亲的严厉让他弹好了钢琴,如今他十分感谢母亲。
在《开讲啦》中,周杰伦说:“一技之长比学历更重要,现在我很感谢母亲”。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周杰伦成绩不是很好,学历也不高,可正是因为母亲曾经的“棍棒教育”,让他学会了钢琴,同时也奠定了他后来的音乐基础。
林俊杰在某次采访中说,从小妈妈管教严格,会拿着藤条说:“你现在要练琴了,赶快去练琴啦。”有时也会挨打。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学钢琴对小时候的他还是一个蛮艰难的过程。有时会懒惰一点,也感觉看不到学音乐有什么用,有时不愿意练琴,就会去打网游。
有次他偷懒没练琴,又偷藏妈妈常用来打他的藤条,让妈妈气到不行,直接抓了灯笼的握柄就打,没想到握柄太尖锐,他的手指被打到皮开肉绽,疤痕至今还在。
当我们看到他人表面的风光时,往往并不曾看到其背后所经历的辛酸。
曾有人问郭德纲:“你怎么看待自己的一夜成名。”
郭德纲说:“谁说我一夜成名我跟谁急,你知道你看到的那一夜背后有多少艰苦的日夜吗?”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么会有苦尽甘来的胜利?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即便是那些风光无限的一线明星,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着磨人的学习岁月。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02
在家庭教育中,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
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孩子做事情总是不自觉,什么事情都要监督他,盯死了才行,要不然一会就走神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小恩的同事也经常在为教育他家儿子烦恼,同事和小恩吐槽说:“我女儿的自觉性真的太差了,总要时刻盯着她才行。”
就拿看动画片这件事来说吧,明明已经看了两个小时了,而且保证一天之内不会再看了。
没想到下午又看到他偷偷地躲在房间里用手机看动画片,还以为躲起来父母就不会被发现。
我对她说,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
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正常的话,至少也要到十五六岁,才能初步建立起来。
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有自觉性,都必须有成人的陪伴、督导和管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孔子“十又五而至于学”,十五岁可以看作孔子自觉性的初步建立,从此他才能够自主学习。
孟子少年时代也逃学,不过他回家一进门,就被老妈一个雷霆万钧的动作——“断机杼”——唬得目瞪口呆,从此乖乖读书。
提倡“良知”之教、最重视启发人的自觉的大儒王阳明,少年时代嗜好下棋,屡教不改,有一天下棋时其父大怒,把棋抓过来一把扔到河里,深受震撼,从此立志读书,还写了一首诗记录这件事。
这些圣贤人物,儿时都不能自觉,何况常人?
所以中国古代教育,“严”字当头。
《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民间有“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之说。
一直都很认可一句话: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很简单,那就要给他恰到好处的管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03
对于孩子的自觉性越早培养越好。
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家庭氛围的营造和建立一些家规是必要的,同时作息安排、时间的管理的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培养他的直觉可以从养成一个好习惯开始。
比如:睡觉是否准时。学龄前的孩子大概8点半,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定在9点,中学大概是10点、10点半左右。
再比如:孩子的吃饭时间,可以告诉孩子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吃完,如果超时了他这一天就不能吃任何零食,也不允许看动画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从整理玩具开始,到整理书桌,再到整理自己的衣柜和房间,慢慢的对孩子有要求,养成能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做事有效率的习惯。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
在教育路上,永远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能自觉、自律,父母还是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来源: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