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张图告诉你:你的哪些行为会毁了孩子?
都是为了孩子,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好。
尽管如此,
还是有家长,
好心办坏事。
一些家长的行为,
往往会毁了孩子。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学着自己吃饭。
但总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担心:担心孩子吃得慢、吃不饱。
再有就是,觉得孩子吃的乱糟糟的糟心,怕孩子养成不好的吃饭习惯,也懒得收拾。
所以,哪怕是追在孩子屁股后面,也要哄着、供着让孩子吃。
但,孩子是第一次学习吃饭,出现上述的情况很正常。
学着自己吃饭,除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还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02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
让孩子自己的尝试穿衣服,能锻炼孩子的大动作。
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动作太慢,没有耐心,就上手给孩子穿。
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依赖性和惰性,不再愿意自己穿衣服,不利于孩子独立。
2~3岁的孩子,可以学着穿一些简单的衣物,家长应让孩子去尝试、去犯错。

03不让孩子自己动手
很多小孩子在家里,跟小皇帝似的。
明明自己可以那的东西,家长却因为舍不得孩子动,就要主动给孩子“端茶倒水”,甚至连走几步就能拿的玩具,也要帮孩子伸手。
时间长了,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未来,势必会变得不合群。

因为担心孩子受欺负,不管什么场合,家长都忍不住为孩子说话。
哪怕是需要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家长也会替孩子去说。
孩子需要学着自己解决事情,如果事事都由家长代劳,将不利于孩子成长。

05不给孩子“捣乱”的机会
孩子内心都是“暖心宝宝”,看到父母忙碌,其实都想着帮忙。
但是,家长却认为,孩子这种行为是“捣乱”、“帮倒忙”。
现在不让,没养成习惯,等到孩子大了,就不愿意帮忙了。
搞不好,还会让孩子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贝瑞贝比早教建议:
家长给孩子“捣乱”的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鼓励孩子帮忙,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06不允许孩子“乱涂乱画”
孩子在小时候,总有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最爱“东画西画”,尤其喜爱家长的白墙壁。
有的家长会阻止孩子的行为,但这无异于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07不允许孩子“放肆一下”
爱淋雨、爱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
有的家长觉得,这玩意儿很脏,担心孩子生病。
所以,严厉禁止孩子玩,更不要说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思维方式就会变的单一,容易被桎梏。

08孩子摔倒怪地板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担心。
当孩子摔倒时,立马就冲上去。
为了哄孩子不哭,就怪“地板”。
如此,很难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此后,遇到事情时,孩子会变得喜欢推卸责任,而不是勇于承担。

09对孩子限制过多
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限制过多。
这个不可以、那个不让做,为了让孩子“铭记于心”,不惜恐吓孩子。
让孩子对于一件事情,束手束脚,缺乏尝试的勇气。

以上9种行为,你中招了吗?
做父母的,都心疼孩子。
为了孩子的未来,
家长应选择更恰当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