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爱假大方?有时候教会孩子“自私”,未尝不是一种教育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何为假大方?你是否也在做假大方的家长?你是否因为碍于情面成了假大方的受害者?你的假大方有没有伤害到你的孩子?给予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假大方。
有一类人,把自己孩子家穿小的衣服强行送给他人,衣服上还残留洗不掉的污渍,话说自己家孩子长大了,衣服扔掉很浪费,被赠予的人如果不接受会觉得傲娇无比,接受了却是发自内心的嫌弃,其实假大方的给予就是真正的吝啬;
还有一类人,朋友家的孩子过来玩,喜欢自家孩子的玩具,临走时家长自作主张把玩具赠予人家,朋友很是高兴还夸自家孩子如何如何懂事和大方,都是教育的好呀。这都是我们所说的假大方。

你的假大方,对孩子是重重的伤害
1.不经允许,不可随意动宝宝的东西
扪心自问,你有没有这样对待过你自己的孩子,宝妈们带着孩子们一起玩玩具,别的小朋友过来,你就主动把玩具借与会赠予他人,有没有细心观察你孩子的神情,他是不是很不开心。
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同我最好、最爱我的人居然把我心爱的玩具拿给别人,是对事件本身的伤心,同时也是对你的痛心,因为你根本就不懂他。
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分清你我,不论彼此是何种关系、年龄辈分高低、高职大小等,都要尊重他人的每个财物,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千万别自作主张,孩子小,但他有独立的思维和立场,不可以欺负孩子小而随意动他的东西甚至将其更换主人。

2.宝宝不同意,就不可以做
一方面,别人给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喜欢就要拒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当今社会交往中重要的一课,学会拒绝。
那么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别人送的衣物、吃食、日常用品,要主动去问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需要,他同意接受方可代收,不同意接受就要拒绝这一切。
另一方面,他人再向我们索取孩子的所属物品时,我们也要征询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玩具或其他物品赠予他人,若孩子表现不情愿或是很是不高兴,就不要强制孩子去分享。
宝宝们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对自己物品的管理权力,我们家长不可对其干预过甚。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久而久之,他也会不尊重任何事物。


孩子的自私往往是备加珍惜
1.每一个物品对孩子来说都是有灵性的
家里养的小花,园区里的小草,鱼缸里的小鱼,每天游戏中的玩具,随身的衣衫和鞋袜,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他的伙伴。
在宝宝们的眼里,小草和小花都是生命,他们也会感觉到来自阳光雨露关怀,能感受采摘与踩踏的疼痛;每天喂食的小鱼是他们的朋友,可以听懂我们所说的话语,可以感觉他们的快乐与悲伤;
玩偶也是会说笑的,玩具也是知心友人;衣衫与鞋袜都伴随他们成长的伙伴。孩子们早已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物品视如瑰宝,是不容侵犯的。

2.自私才是孩子保护欲望的根基
对于自己物品的守护,源于他们对自己物品的爱惜,有了爱才会备加的珍惜,有了爱才会想要去保护他们,而这也是孩子们人生历程中学会保护的第一课。
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自己珍爱的物品,才能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去保护他爱的人、他想守护的事与物,才能更勇敢的去保护弱者,才能更坚持着正确的观念与真理,才能在自己的立场上坚定而又自信,而这些正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优质性格。

学会真正的分享才是教育的真谛
1.教会孩子自私,并不是真正的自私
要理解孩子对每个事物的态度,才能真正的同他站在一个角度去理解事物的本质,我们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生活的原则,让他意识到何为真正的自私、自私的立场应是如何。
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若你非要我的,我也青睐于你的,那我们可以作一次交换,而不是赠予,保护了自己的自私,也保护了他人的私心,谁也不吃亏,谁也都不失面子。
2.分享要源于真心,才能感受分享的乐趣
对于事物本身,不要单纯考虑一方面,要两个角度两个立场共同参与,对于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 ,我们可以让他们试着去交换玩具,而只是借用玩,不是给予玩。
这样孩子们在相处的有限时间里可以玩到对方新奇的玩具,同是也没有失去自己的玩具,这种分享的乐趣远远要大于自私的效益,让孩子学会分享,同时找到分享的快乐,他们才会愿意分享。

对于他人赠予衣服的事件,其实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也收到过来自亲戚朋友的衣物赠予,有的是整整齐齐都烫洗过的,而且没有任何的污渍,清新到你能感受她们的用心。
而有的真是不堪入目,统统被我扔进了垃圾桶,你会觉得脏衣物就如同我们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随意可以打发的,没有接受到爱心,没有得到尊重,反而是一种无言的践踏。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方与自私往往成为对一个人的终极评价,真正的假大方还是虚伪的真自私,我们都要从容的去面对,宁愿让孩子真小气也不要让他成为假大方。
不做让他人为难的事,同时也不接受他人的为难,与人与己都要做到舒心,而孩子们对于这种立场不会一下子形成,要由我们不断的引导与示范。
教育本身就源于生活,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孩子们就会复制我们的方式去接人待物,所以我们总说家长是孩子们最好的导师,最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榜样。
关于假大方的问题,你是否也有相关的见解?欢迎与我们一起探讨并分享新的教育理念。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