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长大成为“老好人”,爸妈要教会孩子说“不”!
文章/作者 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许多家长最近留言说,自己家的孩子不懂拒绝,老是跟在别的小朋友屁股后面,被别的小盆友欺负了也不知所措,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该怎么办?
家长们不要着急,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有些宝宝就是“慢声细语”的“温柔性格”,不过有些孩子则是不同的“讨好型人格”和“老好人”性格,家长们必须区别开来。

避免孩子长大成为“老好人”
小李家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一次,小李去接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有些不开心,小李便问孩子:“宝贝,这是怎么了?怎么看着不是很开心呀。”孩子委屈的说:“妈妈,我带的玩具被乐乐抢走了,乐乐说他想玩,我就给他了。”“你们不能一起玩吗?”“我不想惹乐乐不开心,我想乐乐玩完了我再玩,可是等到放学了,他还没有玩完,我也不好意思问他要,他就把我的玩具拿走了。”
小李突然意识到孩子这样的性格以后在生活中很容易吃亏,自己不开心为什么要让别人开心呢?小李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孩子有讨好型人格,只愿意做老好人的话,对他以后的生活和朋友交际是有很多阻碍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老好人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吧。
1、面对别人的要求,不懂得拒绝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不懂得拒绝,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即使自己内心及其的不愿意,但为了讨对方开心,想和对方成为朋友,他们便会委屈自己,一味地求和。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能不吵架就不吵架,尽量的顺着对方,跟随着对方的脚步走,这样的孩子没有主见不说,还是典型的老好人。
2、没有自己的主见
很多的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没有主见,总是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每当同学们给他提意见和建议的时候,他不懂得自己去思考,他只知道跟随着别人的意见走,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达到领导层的角色,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很难有大出息的。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让孩子成为老好人呢?
1、懂得拒绝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当对方侵犯了你的利益的时候,一定要拒绝对方,一定不要委屈自己,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对自己并不公平。
不论什么时候,自己不开心就要说出来,玩玩具的时候,如果小朋友过来和你说想一起玩,你可以答应。但若是对方拿着玩具自己去玩,不和你一起,你就不要答应了。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做人做事都得有底线,不能毫无下限,不然的话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2、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诉求
有的孩子知道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往往过于生硬。比如说别的小朋友要和他一起来玩玩具,他会直接拒绝,还会把对方给训斥一通、耻笑一通,让对方难堪,这样的孩子也不会受人喜欢的。
作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正确表达诉求的方式,让孩子跟小朋友好好说,切不可争吵,要教会孩子不卑不亢,一定要有底气,并且有实力。不过也不要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跟人说话,唯唯诺诺有时候也会惹人生气的。
3、重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是讨好型人格,大都是因为他没有自信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哪里做的都不好,自己很失败,所以才会跟着别人的步调走。
若是孩子自己有信心,自己说话做事很成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就不会跟随着别人的步调了,更不会成为讨好型人格。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鼓励孩子,要告诉孩子:“你很棒,你很优秀,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即使孩子有的时候做事情不如人意也不要直接训斥,要耐心的劝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家长们,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讨好型人格对于孩子的成长道路并不是十分有益的。家长尤其是要教会孩子不卑不亢,做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要使用合法正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助力孩子走向更成功的未来。
你的孩子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吗?关于讨好型人格对于孩子的影响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