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聪明”和夸“努力”的孩子,哪个更优秀?家长别做错

文 / 淘妈育婴
2019-12-27 08:14

文|淘妈

我们很多80、90后都是在父母的棍棒底下长大的,因为那个时候流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的心理多少都会留下阴影。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大家开始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想要用更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然后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明白了“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各种夸孩子。可是夸孩子也是有学问的,那些被夸“聪明”和被夸“努力”的孩子,哪个更优秀呢?家长可别做错了。

夸孩子有什么讲究?

可能很多人会说,夸孩子有啥难的,拣好听的话跟孩子讲就是了,事实上哪有那么简单。斯坦福大学曾经有过一项研究,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五年级的孩子做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比被夸“聪明”的孩子有更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的意志力、目标感和自控力,而且性格也更积极乐观。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如果你夸孩子聪明的话,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天赋,一旦遇到失败,就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会极度怀疑自己,慢慢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在他们遇到失败的时候,首先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还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所以说家长不要小看这几个字,你说不同的话,就可能对孩子造成天壤之别的影响。

那父母究竟要如何夸孩子呢?

1.夸孩子的具体行为

例如你教孩子背一首古诗,孩子听了几次就会了,你不要一句“宝宝你好棒”就结束了。而且应该夸孩子具体的行为“宝贝,这首古诗你听了五次就会背了,真的好厉害。”

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的时候,比起“儿子,你真棒!”家长更应该这样说“儿子,你能主动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妈妈真的很欣慰。你看,小朋友拿到你的玩具玩的很开心,你也很开心,是不是?”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多描述一些细节,也可以说出家长的感受。这样有针对的夸奖,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被夸,以后也会自觉去固化这种行为。

2.夸孩子努力、坚持,不夸漂亮、聪明

漂亮、聪明,这些都属于一个人固定不变的特质,而且大部分都属于先天条件。而努力、坚持、认真等,这属于非固定的特质,一般都是需要后天提升的。我们夸孩子,主要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教会孩子如何从自身找到力量,形成自己的胜任感。这样在长大以后,才会拥有自信的品质和自主的人格。

3.要有区别的夸,不能事事都夸

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家长就没必要夸了。比如孩子早就会穿衣服了,家长就不必每天都夸了。在孩子具体某件事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可以夸。比如孩子以前不喜欢吃蔬菜,现在可以吃很多,这自然是要夸的。如果家长什么事都夸的话,孩子也感受不到夸奖的意义何在,那家长的表扬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淘妈说:夸孩子,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的门道。父母会夸孩子,能夸到点子上,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长每天都是“你好棒!”“你真聪明”,孩子也会觉得是敷衍了事,这样也就起不到夸奖的作用了。你平时都是怎么夸孩子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