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离开宝宝就大哭,千万别忽视了,处理不好会影响一辈子

文 / 南哥说小宝
2020-01-08 08:29

我相信很多孩子的妈妈肯定有这样的经历,在宝宝从几个月开始,一直到6岁之前的时候,妈妈哪怕上个厕所,宝宝看到后,都会找妈妈,开始哭,有些孩子会大哭大闹。 甚至当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由于不愿意去幼儿园,送去幼儿园时候不得不斗智斗勇,但是每次都哭得很伤心。

案例:

上周一同事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我家里做客,她的孩子是个三岁的小姑娘,长得很可爱,不过胆子非常小,总是躲在妈妈的身后,不敢与生人打招呼。在我们的聊天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位小姑娘的眼神总是闪躲着,时不时围坐在妈妈的身边一语不发。

过了一会儿,同事表示要去上厕所,小女孩见状立马抱住自己的妈妈不肯松手,生怕妈妈离开了。

同事表示十分担忧,自己的孩子如此黏着她,从小就是这样子,只要妈妈一离开她就会十分紧张和恐惧,晚上睡觉也必须要有妈妈的陪伴才行。三岁了也不肯去上幼儿园,真拿她没办法。

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就是儿童的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指在宝宝从6个月开始,一直到6岁之前的儿童,在和孩子有亲密关系的人分开的时候,都会出现极度焦虑反应。儿童最常见的就是哭,个别儿童甚至不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情绪,特别是与母亲分离时。导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由于恐惧与父母分开,而不愿意去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和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当面对宝宝依赖性太强的时候,宝妈们都会选择用各种方法立刻解决,而立刻解决也有很多种方式,并且任何一种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下。

1、大声训斥孩子

在面对孩子总哭的时候,就会用大声训斥的方式来让孩子停止,这种方法在刚开始时是有效的,但是时间长了也会造成孩子的惧怕,将来变得胆小怕事。

2、轻声安抚孩子

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立马放下手头的一切去安抚宝宝,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宝宝做什么,宝妈都会同意,只为了让宝宝停止哭泣,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父母,并且将来遇到事情就会用哭泣来解决。

3、帮助孩子

在孩子哭泣的时候,刚开始会选择安抚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再询问原因,并且不断的帮助与启发孩子,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智力和情商方面都会比其他孩子发育的更快。

以上三种不同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孩子以后的人生与性格,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育儿方式真的很重要,那么当孩子一离开父母就哭的时候,父母应该怎样做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呢?

1、安抚情绪

首先要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是听不进去任何话语的,这时候教育都是无用的

2、讲清分离原因和分离时间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为父母离开而哭泣的话,那么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出门或分离的原因以及回来的时间。千万不要毫无理由的消失,并且在之后的教育中,也要慢慢的让孩子去适应独立。

3、对孩子多加关爱促进孩子依恋的转移

如果家庭中只由一个人,如妈妈负责照顾儿童,那么儿童就与养育者的依恋程度很高,一旦妈妈有事要需要离开宝宝,宝宝的分离焦虑程度就会很高。这样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因此,家庭中其他成员也要参与儿童的养育,比如爸爸,与家中其他成员保持亲密关系也能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所以我们不提倡父母为了工作而忽略孩子的行为。

4、平和的看待

当孩子依赖性太强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太焦虑,因为这可能就是孩子在某一段时间才这样,所以父母不要去忧愁孩子的未来,毕竟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还要看接下来父母怎么教育,只要父母教育的好,孩子未来一定是非常健康的人。

你家的宝宝对你的依赖性强么?你平时都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