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就是“自私”?别错怪了小孩,这是正常现象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临近新年,有许多亲戚走访,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是否你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自己的孩子在家里面玩耍的时候是十分乖的,但是要是与别人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假如别人想要自己的孩子的一件玩具的时候,就会十分抗拒,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对于这种现象,相信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懂事一点,假如孩子还是十分抗拒与别人分享的话,那么许多家长就会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十分自私的,一点也不懂事,其实孩子不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是正常的,不要错怪了孩子。

孩子不愿意分享,其实这是孩子正处在物权敏感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正处在物权敏感期,孩子拒绝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实这是在捍卫自己的权利,通过拒绝来强调自我物品的归属权力的确认,来分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愿意分享的行为,不要觉得孩子是不懂礼貌的,其实孩子这样做也是避免自己以后成为一个老好人。

其实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来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反而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孩子自私的表现其实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是孩子的年纪还小,还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在这个年纪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十分自我的,任何事情大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甚至会觉得假如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只要是关于自己的东西,孩子都会拼命的捍卫自己的东西,不想借给别人。在家长眼里,这孩子这样子做是小心眼的行为,其实孩子这样做也是一种十分珍惜自己物品的表现。
强行让孩子学会"分享"会对孩子带来伤害
有专家指出:物权意识是幼儿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孩子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是不是很强大,是否具备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于物权意识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作为家长,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家长的一些强迫的行为也会影响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发展。

如果家长强行让孩子学会分享的话,就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就会对父母失去一定的信任感,觉得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强迫自己与别人学会分享的时候,宁愿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也不会考虑自己的感受。假如许多家长不管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行让孩子去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话,那么长时间下来,孩子就会很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孩子的老好人的性格导致即使有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也不敢去吱声,也不不敢去努力的争取自己的权益。
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引导,让孩子自愿分享
当我们的孩子在跟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拒绝了别人,作为家长,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是对还是错的,孩子有着拒绝别人的权利,不愿意分享这件事,本来是没有对与错的,作为家长针对孩子不愿意分享这件事,要给予正确的指导,给孩子建立与人分享的意识,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分享。
1.明确孩子的物权意识
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说: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在孩子与伙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假如孩子可以明确自己的物权意识,就会对自己的物品有着物权安全感,当孩子有了物权安全感之后,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就会有着尊重别人,有着自我主见,而且在与伙伴玩耍的过程中,也会懂得更加珍惜自己的物品,与小伙伴也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处于"物权敏感期"时,也可以尽早的让孩子建立起自我主权的意识,这样也可以避免再与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的纠纷,比如,当孩子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是自己的,那个玩具是别人的,你不可以抢走别人的玩具,当你想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那么你就要去请求别人的同意。"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告诉孩子哪些物品是属于自己的,哪些物品是属于爸爸妈妈的,哪些物品是可以大家一起用的,这样孩子就会在这样的教育下,逐渐的形成自己对物品的所有权的观念。
2.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很多时候当一些弟弟妹妹来自己家做客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劝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分享给弟弟妹妹,即使孩子表现出不愿意,许多家长也会劝着孩子去强迫孩子分享,认为孩子这样做才是有礼貌的,"你是大哥哥,弟弟想要,为什么不给他呢?""你年纪大,你要懂事一点,要学会分享。""你借给他玩一下又没关系,不要那么小气。" 你要礼貌一点,你看弟弟妹妹那么小要你就不能懂事一点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是十分普遍的,我们家长是经常会对孩子说这种话的,其实这些话并不能让孩子打心底的愿意去与别人分享,这样家长这样做,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会主动分享,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谁的年纪小,那么谁的权力就大。" 只要处在弱势,就一定要分享给别人的扭曲的一种观点,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不愿意分享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事实上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其实是正常的,其实家长没必要去强迫孩子去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叛逆,孩子会更加讨厌与别人分享。其实作为家长,要是有人强迫自己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是,那么家长也会觉得不太乐意。
3.试着引导孩子感同身受
当孩子在与其他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不不愿意与他们分享,作为家长不要一味的去批评孩子这是一个不礼貌的行为。作为家长可以在孩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可以试着去引导孩子去感同身受别人的想法。

比如家长可以跟孩子说,假如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蛋糕分享给你自己,那么你的心里会不会开心呢?相信大部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回答说十分开心,但是如果自己有着小有着小蛋糕而不去分享给别人,那么别人是不是也会很伤心呢?家长可以通过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去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其实分享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从而能够增强孩子与别人的共情的能力,引导孩子在与别人的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感同身受。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