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手上有许多“信号”,长大以后聪不聪明,一看就知道
“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是否聪明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呢?有的说能背诵很多诗歌,有的说自家孩子是个小人精,很小就能读懂父母的情绪。其实从孩子的手上就能看出一些信号,不信你看!
李女士最近刚刚升级为妈妈,家里的宝宝才8个月大。身边的妈妈们提前给孩子报了早教课程,但是李女士觉得早教机构没那么靠谱,所以都是自己在家查阅相关资料之后,陪着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智力开发游戏。

前几天,李女士夫妻带着宝宝去妇幼保健院检做例行体检,在简单的面诊之后,医生就说,自家的孩子很聪明。这让夫妻俩感到不解,孩子又没有做智力测试,这个结果是如何判定的呢?心想可能只是医生的客套话吧。
医生看出了两夫妻的疑惑,便解释称,刚才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宝宝的抓握能力特别强。而人的手部有着许多末梢神经,与脑部紧紧相连,抓握能力强说明孩子的脑部发育很好,也就是更聪明。
夫妻俩听到这话都特别开心,虽然孩子没有去早教班,但凭着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也什么都没有落下!
你知道吗?手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
在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幼师并不是像其他老师一样,给孩子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带着孩子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是因为手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那么具体而言,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促进大脑运动中枢的发展
由于手部神经众多,经常让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可以刺激手部神经的发育,让它更加敏感。在不停的刺激下,脑部相应的区块也会跟着反应,促进大脑运动中枢的发展。
脑部发育得比较完善,反过来会更加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脑部神经与手部动作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育的。
2、可促进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仅仅依靠抽象的事物来锻炼记忆力是不可靠的。不如依靠动手能力,将抽象事物转化为具体实物,这样更能帮助记忆力的锻炼。

无论怎么教孩子知识,孩子可能都弄不清楚,但是当孩子自己动手做一遍的时候,就会更加记忆深刻。
如何训练宝宝的小手,让孩子更聪明呢?
动手能力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锻炼,让宝宝更加聪明呢?
1、沙画
相信大家都在海边握过沙子吧,那种触感是不是记忆犹新?其实抓沙子是一种触感游戏,让孩子通过触摸不同的东西,来刺激手部神经的发育。如果没有沙子,还可以用大米来代替。

但是孩子长大一些之后,单纯的触感游戏已经不够用了,此时沙画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沙画不仅能让孩子亲手接触沙子,更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画沙画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思维能力。
2、翻花绳
一根简简单单的绳子,可以有层出不穷的变化,为的就是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来解决问题。只要一根绳子,就能轻松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如果家长有时间的话,只要准备一些小小的道具,就能轻松早教,还可以培养亲子感情。快让孩子的小手动起来吧!
我是糖果妈妈,一名高级育婴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四岁宝宝的妈妈,有育儿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