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拜年,幼儿园老师的一条朋友圈让家长愤怒,院长:立即调查
飞飞是个90后妈妈,今年孩子刚上幼儿园,飞飞有众多的担心,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好饭,怕孩子受别人欺负,所以跟孩子老师联系比较多。过年的时候飞飞本打算带孩子去老师家拜个年,但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飞飞决定给孩子录个有创意的拜年视频,再发给老师。

想法是极好的,但是当飞飞录完之后,突然刷到老师的一条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是一张红包截图,并配文:感谢XX妈妈发来的大红包,也祝你新年快乐,以后我会对XX更好。

XX正是飞飞孩子班上的一位同学,飞飞看到老师的这条朋友圈后,平时对老师的好感一下全无,老师这样发不是暗示家长要给老师发红包吗?没想到老师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是公然“索贿”啊。
飞飞气愤不已,直接向院长反映了这个事情,院长给出的回复是,会立即调查,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将严肃处理。
飞飞仍觉得不放心,她打算年后开学给孩子换一家幼儿园。

幼儿园的选择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不良的师德师风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一. 家长看到老师有这些行为,应该考虑给孩子换幼儿园
1. 老师经常晒家长送的礼物
孩子才上幼儿园,老师就公然放出自己收受好处的照片,是在号召大家都给自己送吗?这是什么官僚资本主义的风气?很多家长看到别人送了,自己也会送的,这种风气的幼儿园,实在不适合孩子呆。

2. 负能量爆棚的朋友圈
一个幼儿园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天真无邪、心思单纯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没有烦恼,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如果孩子每天要面对这样负能量的老师,自身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孩子三观。

3. 对家长指桑骂槐
家长因为关心孩子,所以经常和老师有很多交往,有的老师正面不说,但转头就发朋友圈指桑骂槐,这其实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表现,家长也会对号入座,心里十分怕老师对孩子不好。这种耍心眼的老师,不会给孩子起到什么好作用的。

二. 家长培养孩子入园目的
1, 锻炼孩子独立性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接受一些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着离开家庭,有自己独立的意识,为将来做铺垫。幼儿园的一些事情确实需要老师帮忙,但是家长要知道费用已经包含在学费里了,家长无需多出钱。

2.交朋友
上学当然是要学一些知识了,但是上幼儿园也是为了让孩子交朋友。和同龄人相处可以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幼儿园是个很好的启蒙阶段,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好朋友,提升情商。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不一定非要金钱来维持,双方需要互相尊重,感恩老师的付出,体谅家长的用心,方能维持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