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捍卫心爱的玩具,家长别强迫分享,可做一次“不懂事的大人”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一个80后宝妈,家有女宝一枚,喜欢读书写作,喜欢分享备孕、孕期、育儿知识,喜欢我的文可以关注我哦!

导语:孩子的玩具孩子有支配权,他不分享不等于自私,如果他不想分享,家长没必要强迫,可以跟孩子一起“不懂事”一次,来捍卫孩子的权利!

孩子的玩具即便是你买的,但是给了孩子他就有了玩具的支配权,我们家长不能因为要面子让孩子表现的懂事,就让孩子把心爱的玩具送给别人玩。孩子分享是慢慢学会的,即便他不分享我们也不能给他安上自私的标签!有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统一战线,适当的“不懂事”一些。

朋友说她家亲戚带着孩子去他家作客,她儿子不到3周岁,亲戚孩子4岁,儿子很喜欢这个哥哥,差不多所有玩具都拿出来跟哥哥分享。没想到吃了晚饭后,这个孩子突然跑到了她孩子的卧室去了,拿拿这个摸摸那个,最后拿起来她孩子放在床上的海马不撒手了,这个海马是从孩子出生就陪着他的,是最喜欢的玩具,看到哥哥拿着他就不乐意了,说这是他的玩具。哥哥不理他的话,但是她亲戚不管。
朋友就拿了孩子喜欢的另一个玩具转移注意力,让亲戚孩子玩一会儿。没想到玩了一会儿,亲戚要走的时候,哥哥还拿着海马不还给她孩子。孩子不干要拿回来,并表示这是他的。亲戚只是象征性地跟说了句,这是弟弟的。但是哥哥却说没玩够,想拿回家玩。亲戚就盯着朋友,朋友只好问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让哥哥带回家玩几天。孩子说不行,还要搂着海马睡觉呢。
朋友并没有坚持让孩子分享,而是对亲戚的孩子说,你先把海马还给弟弟,等着我再买一个一样的给你。没想到自己的好心,没得到亲戚的好话,以为是客套,很愤怒地把玩具抢出来塞到了朋友手里就走了。
晚上朋友还想问问亲戚地址,没想到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了。
就因为孩子的玩具没有让她家孩子带走,就这样。后来在另一个朋友的朋友圈里看到她发亲戚发的状态,大意是这世道,孩子不懂事,大人也越来越不懂事了。这样的亲戚不来往也罢,但是自己不后悔帮孩子捍卫他心爱的玩具。
家长不用总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孩子还重要,适时地做一次“不懂事的大人”,维护孩子的权利,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到另一家去玩,看中了人家孩子的小兔子玩具非要拿走,人家孩子不干,但是她妈妈就觉得自己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硬是把玩具给对方孩子拿走了。孩子哭闹个不停,最后妈妈气急了,打了孩子,还说孩子太自私了,不就是个玩具嘛,过几天就拿回来了。没想到这个小兔子再也没能回来。妈妈也没说什么,觉得就是个玩具,还认为孩子不懂事。
就因为这件事,多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仍然无法释怀,后来她变得怯懦,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敢主动向别人求助,而且那件事还让她认为牺牲自己的东西是理所当然了。一个强迫分享的事件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伤害,家长真的是该反省下自己。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小,玩具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却不看看育儿书,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家长肯定知道自己的东西不会随便借给别人,比如手机,孩子没有手机这么贵重的东西,但是一个心爱的玩具就是他宝贵的东西,他有支配自己东西的权利,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分享是应该让孩子学会的优秀品质,但是让孩子学会分享不能采取强迫的态度。孩子在2岁的时候应该教给他一些规矩,慢慢地引导他学会分享,同时别忘了分享的前提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不可否认,如果孩子大了之后,尤其是在进入集体生活,如果很自私的话,就不容易交到好朋友,但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一开始不分享,家长不能给他贴上“自私”的标签,而应该想法引导,一旦你给他定调,他可能就真的变成了自私的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就是自私的人,而且平时与他人的处事方式上让孩子看到了家长的自私,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变得和父母一样自私。
(2)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分享,不要因为买的某种食物太贵,就单独留给孩子吃,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哪怕是大人少吃点,孩子多吃点。有个朋友说她家孩子小的时候,一家人去旅游,景点里的东西很贵,但是孩子就想吃那种水果,买了一盒后,虽然不多,但是妈妈执意要三个人分着吃,孩子习惯了分享,所以也没有心疼,很乐意和爸爸妈妈分着吃。
很多的家庭买了好的贵的东西,往往就留给孩子,这种特殊的待遇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会让孩子觉得这是应该的。所以不管买了什么,家人间要互相分享。
(3)给孩子讲清物品的归属,其实孩子有段时间对物品的归属感有很强的敏感性,告诉他什么东西是谁的,其他人不能随意动,同时他的东西爸爸妈妈也不能随意动,更不能随意送人。当然前提家人要首先尊重孩子的物品归属感,他的玩具等东西不能随意动,更不能不经过孩子的同意,碍于自己的面子就送给别的小朋友。即便是家人,在动孩子的东西前也应该征得他的同意。

(4)让孩子学会交换。其实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和别人拥有的玩具不一样,或是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就会换着来,有的时候可能拿自己贵重的换了对方不值钱的小物件,这是一种社交能力的提高,家长不要因此训斥孩子吃亏了。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教给孩子这项能力,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学会交换,如果不会分享,很容易被别的小朋友孤立,交不到朋友。
(5)孩子抢了别人的东西,要告诉他那是别人的,不能没有征得对方的同意就乱动。不过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偷”这种不好的字眼,免得让没有的事情变得严重了。
(6)让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利。如果孩子的东西被别人乱拿了,也应该让孩子学会捍卫自己的权利,家长要记住让孩子先自己解决,不过要做好孩子的后盾。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次“不懂事的大人”,尊重孩子的意愿,帮着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利。
(7)爸爸妈妈演示给孩子看,我家孩子有一段时间就不爱分享,爸爸想了个法子,他拿着吃的当着孩子的面喂我吃,然后我回喂给爸爸,孩子看到后也学着我们喂给我和爸爸,我也喂孩子吃,一次简单的演示,真得很管用,孩子自那后有了变化,对于分享表现得越来越好了。

各位爸爸妈妈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分享这事上是怎么认识的呢?有没有强迫孩子分享呢?如果有的话需要好好改变一下认识了。孩子要学会分享,但是家长要尊重孩子对物品支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