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来报恩,其实不在于孩子的表现,关键在于父母的做法
很早的时候,我看到一则新闻,妈妈把儿子扔在高速公路上,因为儿子考试考了85分,而妈妈要求是98分,当民警给孩子妈妈打电话时,妈妈说:这个孩子成绩太差,我要她有什么用?我也不想要了,坐牢也不要紧,你们把他送人吧!

孩子听到妈妈在电话里这样说,顿时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喊:妈妈,不要丢下我,我下次保证考一百分。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是气愤的,什么样的妈妈能做出这么狠心的事儿?
经常听到一些宝妈向我抱怨:我家孩子一定是来报仇的,怎么那么烦人?一点都不听话,学习不好,不爱吃饭,又调皮,不想别人家孩子,学习好,又懂事,人家一定是上辈子做了好事,遇到了懂事的孩子。

其实孩子是不是来报恩的,并不在于孩子是否懂事,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关键还是在于父母。
01、父母不作为
嫂子总是因为小侄女不爱写作业,不好好跟弟弟玩,不听话而生气,脾气上来了就会把小侄女打一顿。
嫂子经常说:这孩子就是犟,一个小女孩儿,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好好说不听,非得打一顿,打一顿也不管用,第二天照常不听话。
我只是简单应和几句,但是却不能赞同她的观点。我是见到过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嫂子前年生的二胎,那天婆婆要做面条,在案板上揉面,嫂子的二胎小侄子就在那里不停地玩儿面团,怎么说都管用,婆婆毕竟是奶奶,也不好意思直接说,而嫂子也不作为,只说:这孩子真犟。
最后婆婆没办法,就不揉面了,然后去厨房择菜,这时候嫂子才把小侄子抱走,结果呢?小侄子并没有大哭大闹。
其实嫂子一直是这种教育方法,或者说也没方法,根本不会去教孩子一些道理,也不会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比如开着电视的时候,孩子比较听话,她就不会管孩子了,只在一旁玩手机,孩子闹了才会放下手机,如果孩子不让关电视,那么一整天就开着电视了。
总是顺着孩子,纵容孩子,慢慢孩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当你说不的时候,孩子就会非常抗拒,看起来是孩子不懂事,其实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02、父母要求过高
比如上面新闻里的那个宝妈,在她眼里,孩子可能很差劲,是因为她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再说,孩子一次考不好这也很正常,但是在这位宝妈眼里就好像是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这样一来,宝妈内心就会非常气愤,认为这孩子是来报仇的。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总会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要求太高,孩子总是达不成,那么父母就会失望,孩子呢也会变得自卑,认为自己很差劲,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孩子学习不好,可以想想自己念书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学习好,那你就想想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然后再看看孩子其他方面,内心就会释然了,而且孩子的品德、行为远远比成绩好重要得多。
我一直提倡父母的言行造就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当父母抱怨孩子的时候,也要想到,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
别人家孩子很优秀,不仅学习好,还有很多兴趣特长,你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却没看到他背后的努力和父母的付出。

还是喜欢杨晨煜妈妈说的那句话:一定要在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前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这个监督的过程很难,但是习惯一旦养成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而大多数家长根本不会去做第一步,不会帮孩子建立习惯,只会等孩子长大了,有很多坏习惯的时候去抱怨,你说应该怪孩子还是应该怪父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