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几种语气跟孩子说话,你已成功了一半,能让孩子未来更优秀!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智商、情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当我们跟孩子说话或者沟通的时候,方式和语气都很重要,那么父母跟孩子说话的哪些语气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吧。

1、信任的语气
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最希望得到大人尤其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比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任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2、尊重的语气
一般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比如他的玩具,不会给其他小朋友玩,如果你强行拿走,他就会大声哭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而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妈妈可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从而立马反对他,吼骂他,你应该用和缓的语气试探孩子,问问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以后也可以变得大胆起来,做事也有主见,有看法,有个性。

3、赞赏的语气
多数人可以跟外人阿谀奉承,却不太愿意夸奖孩子。但却不知道夸奖和鼓励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养料,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你的一个小小的赞扬,就会让孩子信心大增。可惜很多家长只懂得指责孩子,而不愿意说一句孩子好,甚至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还要反驳,无论这种做法是家长谦虚还是家长怕孩子骄傲。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也会让孩子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强化自己的优点,但是如果家长总是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还总把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就有可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4、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你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从家庭教育中来,家长情商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情商。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