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孩子都在玩,为何一些孩子偷偷变聪明了?怎么玩很关键

文 / 团子妈育儿
2020-04-18 17:34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可能是孩子们度过最长的一个“寒假”了吧。

漫长的假期,又不敢让孩子出门,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陪孩子,能想到的游戏都玩遍了。

家长跟孩子在家实在太无聊,又不能一整天都学习,总得想一些办法放松。

幼儿园就要拼命学习吗?

现在孩子的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注重成绩了,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毕竟我们都想要孩子变的更优秀。

但是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并不适合太繁重的学习任务,否则孩子学习的积极会被打消。

最近在家自学的孩子们,学习的任务量由自己来定,大部分家长都采取了“以量取胜”的方式,每天给孩子布置大量作业。

但是孩子总是糊弄,虽然写得多,但没学进去多少。但是在家陪孩子的家长中,也有一些“高手”,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变聪明了。

有些孩子看起来是在玩,却偷偷变聪明了

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互相之间会留联系方式,平时会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发孩子学习的打卡视频。

有一位家长却与大家不同,他每天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并不多,更多时间是带着孩子玩。

有时发了一个折纸做的小动物,有时会发一个黏土捏成的水果,孩子和家长都玩得很开心。

另一些家长就怕,孩子总这么玩,会不会变得不爱学习,脑部得不到锻炼,影响智力发育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带孩子玩也分很多种玩法。

这位家长的选择很明智,她带孩子玩的多数是手工制作类的游戏,这一类的游戏隐藏着许多优点。

带孩子“玩”手工制作有哪些优点?

1)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带孩子做手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孩子通过手工制作,把他的想法、审美和一些小设计,全都融入到手工玩具中,把想法变成了实际行动。

通过手工能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在以后遇到事情时也会更注重实践,不轻易被困难打倒。

2)锻炼了孩子的沟通能力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他可以跟父母沟通,寻求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把困难说出来,锻炼了孩子的沟通能力,同时家长跟孩子一起玩,会促进亲子关系。

3)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孩子的脑力,还有手眼协调能力,左右脑同时得到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就更加轻松。

4)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颜色的搭配,造型上是否协调,整体的手工作品的外观怎样,这些元素都会慢慢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审美认识。

在手工作品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孩子的审美也得到提高。

怎样带孩子玩好手工作品?

对于幼儿园阶段,也就是3~6岁的孩子来说,并不用制作太复杂的手工,简单的折纸、简笔画、捏黏土等就可以满足需求。

所以家长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来作为参考,边玩边学还在不经意间戒掉了手机,当完成作品时孩子会特别有成就感。

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做起来,成为让人羡慕的手工小达人吧!

团子妈心里话:

幼儿园是孩子的起步,以后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也需要“劳逸结合。玩的方式正确不仅不会影响成绩,还锻炼了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今日话题】大家平时喜欢带孩子做手工吗?欢迎在评论中分享出你的作品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