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半妈妈都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写作业的场景

文 / 山西围棋
2020-04-26 17:08

近日,一位网友留下孩子一个人做作业,并偷偷用手机录下了孩子的写作业过程,引起不少父母的共鸣。
家长出门后,刚开始孩子在认真写作业。 但写作业状态仅仅持续了16秒,孩子就开始扭头,用手指点敲旁边的墙面。。


感觉敲墙壁都比写作业有趣多了,接下来孩子继续回到书桌,写了51秒的作业。再然后扭身用手指在墙上画了一会画,持续了16秒。


看着视频上孩子真正用到作业上的时间,只有2分多钟。其余的6分钟,都在做无关的事情。


很多网友说,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但更多做了父母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


其实这段视频的情况,非常的真实也非常的普遍。 多数孩子写作业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类似情况。而这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尚未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想让孩子学习效率提高上去,培养好孩子的专注力,才是重中之重。



据研究,训练孩子专注力的时间段,0~3 岁是黄金期,3~6 岁也有效果,越大越难培养。


多数中国父母,并不知道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重要性,等意识到问题再想改变,却为时已晚。所以,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件事,是越早越好的!而且受益一生!


为什么孩子专注力不好?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家孩子专注力很差,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而忘记原本正在做的事情,让家长十分头疼。


✔ 那么,为什么孩子专注力不好?

孩子专注力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与家庭有关。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孩子经常会很投入地去做些大人认为无趣的事,这恰恰是他们的优秀之处,我们大人很难专心地做枯燥泛味的事。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话题,其实是父母如何控制住自己,不去毁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保护出来的。



围棋的静,让孩子更专注


围棋之所以会给人带来“静”感觉的原因是:下棋时,注意力需要非常高度的集中,每一步棋都需要去进行思考,这种专注的注意力甚至有的时候会无视外界的动静。



围棋的静就可以称之为专注。
专注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如果可以在需要专注的时候,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是十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
对于4岁左右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围棋的这种静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真正的提高孩子学习时的接受能力。


在围棋的教学中,上课前常常会要求孩子们静坐,一般为静坐不到1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便是为了调整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或者对弈中有着高度专注的状态。
台湾杨佑家先生这样说道:“当然要4岁开始学围棋。人的大脑在3周岁后基本发育了60%,到12岁的时候能发育到90%以上。这个时期不是要强调孩子下好围棋,而是要通过围棋这个特别的工具,来给孩子做大脑体操,训练其观察力、专注力、推算力及忍耐力等,使孩子的左右脑能互动,整个大脑得到更好的开发和锻炼。”



学习围棋可以帮助几类孩子调节性格:
1.好动的孩子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四五岁的孩子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通过学习下围棋,能训练孩子静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2.自卑怯弱的孩子有的孩子胆小,不敢离开父母,通过围棋可以培养其自信心,在下棋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建立优越感。
3.莽撞犹豫的孩子有些孩子性格暴躁,容易冲动,下棋也是不计后果,但失败会使他学会谨慎。
4.任性的孩子任性的孩子一般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赢得起却输不起,可以利用围棋进行挫折教育,让他明白这是斗智斗勇的公平游戏,要想赢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哭闹不管用,久而久之,让其学会自己处理。


通常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一般维持在15分钟左右,可围棋却有着让孩子聚精会神的的魅力。在不断计算、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的注意状态,一直到终盘分出胜负为止,这就可以有效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孩子做事没有耐心,看书看一会儿就坐不住了,经常带孩子的大人可以尝试着先反思和改变自己,让自己安静一段时间;或者还可以带他进入围棋的世界中,帮助他提升注意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