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游花24000,家长不愿平摊:孩子攀比终究还是父母带的头
文章原创丨乖妈
“攀比”是一种竞争下的扭曲心理需求,一般出现在成年人的世界。可是近几年,幼儿园攀比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让很多工薪阶层的家长叫苦连连。
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父母就要三天两头花钱,要么给学校,要么给孩子。孩子在学校看到别的孩子有什么回家就跟父母要,父母们往往好奇为什么孩子“好得不学,攀比这种坏习惯一学就会”?

幼儿园秋游花费24000,家长不愿平摊:孩子攀比终究还是父母带的头
邻居小孙的儿子今年上幼儿园了,赶上国庆节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去秋游,家长们担心孩子安危也可以一起,没想到却引发了矛盾。
幼儿园老师本来已经安排好了路线,第一天去瞻仰烈士,第二天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秋天,第三天去当地网红景点,安排好的3天行程却因为家长拖成了5天。

不少家长觉得平常工作忙,刚好国庆节假期长可以多玩两天,回家以后还跟其他家长炫耀,建议老师多去几个景点、多买一些东西、多去一些拍照打卡圣地。不过,这并不是家长们矛盾的关键,重点是秋游花费直线上升。
秋游结束后。园长将本次花费清单发送到家长群,当即引起了家长们的反感,普通的一次秋游竟然花了24000元,平均下来每个家长要分担2000多。

- 工薪阶层的家长们生气,认为那几个带头花钱的家长应该多承担,是她们吵吵着要高额消费的。
- 那些带头的家长自然也不同意,明明大家都有份,自己只是个建议者,费用还是应该平摊。家长们在群里争吵不休,老师也很为难。
其实,事情的最主要矛盾就是“攀比”,如果那些家长不是为了炫耀,就不会有高消费的矛盾。家长的攀比行为被孩子看在眼里,慢慢的孩子就学会了攀比。
新闻中经常会报道,有些孩子为了名贵的奢侈品、化妆品误入歧途、参加校园暴力,遗憾终身。所以,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们要从自身开始远离攀比行为。

如何杜绝孩子“攀比”?父母要做好这三点,别等孩子受伤再后悔
3岁多的孩子什么都不懂,金钱观也不健全,之所以当代幼儿园攀比风气盛行就是因为父母,父母之间的攀比给孩子带了个头。想保留孩子的天真,需要家长们共同努力。
1、在学校尊重同学
“我有这个,你没有”简单的一句话,就激发了幼儿园攀比,孩子回家肯定会向父母索要。
家长应该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尊重其他同学,不要用自己的优势对比他人的短板,要学会赞美别人的优点,这样才有更多的小朋友喜欢。

2、教育孩子以学习为主
幼儿园虽然课程不多,但始终是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
家长们不要给孩子穿得花里胡哨,也不要过于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允许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社交、知识,父母只需要起到引导作用。
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攀比最终比较的还是“金钱”,家长们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带孩子参观各种工作岗位,让他明白赚钱的不易,引导孩子的消费观,什么是生活必需品,什么是没有必要的消费,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养成存钱的习惯。

PS:本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