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上中科大,28岁成哈佛博导,优秀女孩:家庭教育成就了她

文 / lagarto9
2020-10-12 17:06

文|凝妈

10月11日是国际女童日,2020年的主题是“我的声音,我们平等的未来”,让女孩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

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6500万女童辍学,每2秒就有一个女孩被迫结婚;42%的女孩出嫁时还未成年,其中8%的女孩15-19岁成了母亲。

在过去的传统里,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女孩有很大性别歧视。认为女孩的主要任务是生儿育女,做家庭主妇,上学无用,给别人家培养的。

就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依然是这样的思想,很多女同学上到初中,不能再继续求学。即使女孩有上学的愿望,学习成绩也很好,家里也只供男孩上学,委屈女孩。

不过,有的家庭则高瞻远瞩,不遗余力地培养孩子,让女孩也成为现在社会的佼佼者。巾帼不让须眉,自古有之。男孩女孩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家长应具有大局观,倾力培养女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1977年出生的蔡天西就是一个幸运儿,有幸成为“人才魔术师”蔡笑晚的女儿,从小获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终功成名就。

  • 蔡天西4岁上了一年级,
  • 14岁考上中科大,
  • 18岁赴麻省理工读博士,
  • 20岁获哈佛优秀博士称号,
  • 22岁在国际生物统计学协会上受领“半参数随机”奖,
  • 26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副教授,
  • 28岁成为哈佛大学博士生导师,
  • 35岁成为哈佛大学正教授。

看这光辉的履历,足够令人震撼。有人说,这肯定是天才,普通人无法复制。

父亲蔡笑晚说:天才既不是遗传的,也是单靠勤奋造就,而是早期良好教育的结果。

蔡天西谈到父亲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示可以用6个字来描述:早教、立志、自学。

蔡笑晚提到,在教子成才的道路上,父母的责任就在于替孩子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个关键。

日本脑神经外科教授林成之指出,0-3岁是大脑神经元不断增多的时候,3岁开始增长速度放慢,4岁左右会剔除闲置脑神经,精简大脑信息网。

也就是说,在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神经元经过开发和充分利用,大脑的潜力越大,使用寿命更长,否则就会退化。所以,要在3岁之前给孩子实施早教,替孩子抓住成长的关键期。

早教不是送孩子去早教班,而是在家里进行。早期教育不仅指智力培养,还有意志、品德、气概的培养,现在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就是忽视了早期教育,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3岁之前,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用智商论高低,而是用智能发育评价优劣。智能发育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共5个方面,家长注重这5个方面的早教,孩子的发展就很全面。

大动作:是指走路、跑跳等大运动,平时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让孩子用五官感受外界各种刺激,促进大脑发育。同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会观察、培养强烈的好奇心,这些都是将来的必备能力。

精细动作:多让孩子动手操作,让孩子玩积木、玩纸、拼图、翻书、剪纸、玩泥巴、捡豆子、画画、做家务,充分活动手指,促进大脑神经的连接,共享小脑和前额叶等脑区。

语言能力: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跟孩子多说话,让孩子听各种外界的声音,接受不同语言、不同音调、不同高低的声音,促进听力发展就是促进语言能力。家长多给孩子读各种绘本,让孩子通过看、听、摸、闻的方式学习语言。

社交能力: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接触陌生人,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让孩子和不同人交流,培养孩子和外人交流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认知能力:家长多陪孩子玩,让孩子发动五官,认真观察、思考、模仿,慢慢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能力的培养相互协调密不可分。

蔡笑晚说:“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这是确立努力的方向和树立奋斗的决心的两个关键。

蔡笑晚经常给孩子讲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等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家里还挂了他们的画像,让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

蔡天西5岁的时候,就跟父亲说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别的父母可能只当作一个玩笑话,一笑置之,甚至会告诉孩子“别做梦了!”但是蔡笑晚认真对待。

为了让孩子成为“居里夫人”,蔡笑晚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他经常给孩子买海鲜,为大脑补充营养。动手做了一张多功能乒乓球桌,孩子们放学后锻炼一番。同时还给她规划了最佳成才之路,可谓用心良苦。

对于女孩子来说,很容易找到奋斗目标。

我们国内的陈薇将军、李兰娟院士都是女性佼佼者,在这次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事迹,循着他们的成长足迹,一步步努力奋斗,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陈薇和李兰娟。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数学物理学家Roger Penrose 、德国天体物理学家Reinhard Genzel、美国天文学家Andrea Ghez共同获奖,其中Andrea Ghez是女性。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生物化学专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全部是女性。

从人的大脑结构来说,女孩偏文、男孩偏理,但是我们不能给男孩女孩贴标签,孩子之间存在差异化,女孩子有学理的梦想,一样未来可期。

蔡笑晚说,一个自学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不成功于此,便成功于彼。

蔡笑晚特别重视孩子的自学能力培养,蔡天西小学毕业后的暑假,自学晚初一课程,开学后直接跳过初一直接升入初二,在整个初中,都是在父亲指导下,自己去看书,慢慢学会自学。

蔡天西成年后,慢慢体会到,读书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

我在大学以前,没有人教我自学能力,大学毕业以后,最大的体会就是学会了自学。工作后,是强大的自学能力,让我学会更多新知识,顺利适应完全陌生的工作,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有孩子后,更是需要强大的自学能力,因为没有一门课程教人如何做父母,唯有不断看书、不停自学,才能掌握育儿之道。

对于女孩子来说,更需要培养自学能力。女孩比男孩承担的压力要大,不是上学、工作这么一条简洁的路线,还需要生儿育女,未知的知识太多,需要持续学习。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更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更好的学习能力,为以后高层次竞争赢得优势。

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找准孩子的优势所在,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提高孩子自学劲头。培养自学能力要循序渐进,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把新知识融会贯通、养成预习的习惯。当孩子自学能力不错的时候,再制定新的目标。

儿子在10岁以前,我就教他自学英语、自学计算机相关知识,10岁以后,儿子就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希望用自学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强大潜力,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孩子成功与否,和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如果父母像蔡笑晚一样有先见之明,并不拘一格培养孩子,孩子都很好的成才。希望父母们都能行动起来,让孩子都拥有一个前途远大的未来吧!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