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小学后,我无数次地庆幸幼儿园时期我走了一条鸡娃的路

文 / 如今已是大尼酱
2020-11-07 08:20

上一篇分享了我辅导李大荣做作业的糟心事儿→不就辅导个作业,至于生那么大气吗?我来告诉你真就至于!结果,评论区就好不热闹,那真是鞭炮齐鸣,锣鼓熏天!

一小撮人是人人自危,赤裸裸地表现出了对自己的未来深深的担忧;一部分人表示感同身受,看到你家也是如此,我就放心了;还有一部分人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虽然妈不是一个妈,但熊孩子的熊也是各有千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虽然陪写作业让我十分的糟心,但是平心而论,两个月的小学生活过去了,李大荣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基本从幼儿园到小学算无缝对接,甚至还有一些如鱼得水的赶脚,这一点从他至今还是班里悦芽榜top1就不难看出。

我知道公号里好些妈妈的宝宝都是跟依姐差不多大,说起孩子的小学生活可能还是有点遥远,但是我必须得说,幼小衔接它是件细水长流的事情,不是到了大班突击一下就成的,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小学的节奏,好些技能是孩子幼儿园时期就该着手让他掌握的。

自从李大荣上了小学之后,我就无数次的庆幸,还好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奉行快乐教育让他傻玩,否则如今的我就不是因为丢了橡皮尺子、卷面马虎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吹胡子瞪眼了,很可能就已经走投无路时刻在跳崖的边缘了。

之前我写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做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辩证的,因为那会儿李大荣还在上大班,对于小学生活全凭自己的想象和其他人的片段式经验。现在,我成了一名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终于全面了解了孩子的小学生活,我必须得更正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幼小衔接是必须的,不接受反驳。

其他看不到我文章的人,我不管,但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请允许我给大家洗个脑,请一定重视幼小衔接,否则孩子上了一年级你就会被逼死。容我慢慢来分析哈~

以前我都不主张孩子过早的写字,因为手部发育不完善的话,过早写很可能会导致握笔姿势的错误,而且很难纠正,所以不要让孩子过早的开始写字,是我一贯的观点,往期文章请戳→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学写字?我们其实都在逆天而行

李大荣直到现在握笔都有问题,就是因为从中班下半开始就开始在幼儿园写字的缘故,他当时学写字的心路历程我也写了→教孩子写字能燃尽你最后一口仙气!荣妈的私家练字启蒙教程请收好~

学写字的确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太早开始有弊端,但太晚开始也不行。这就要说到,我开篇没有先说拼音,而是先说写字的原因了。

这是因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上来不是拼音,是写字。一二三、天地人,耳口手等等。所以孩子上了小学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田字格里写汉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写字嘛,一二三能有多难,都是最简单的汉字。但是呢?

请大家详读一下李大荣9月11日的作业,我必须得说,老师是真的很细致很用心,留作业都用手写给你,连田字格都画的这么标准,生怕光用语言形容家长看不懂,为了教会家长更好地辅导孩子作业,不可谓不贴心了……

学写字的每一天,基本上都能收到老师的爱心小纸条……别看笔画不多,但都极为精确。话说,看到这样的要求,我想想我自己,写字都可能没这么讲究……干脆也重学一遍小学吧。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没写过字,他可能一下子写成这样吗?如果你经历过孩子最初写字的阶段就知道,他能把笔画不多不少像样地凑在一起,就很不容易了,还要什么横平竖直,田字格看中线?

我当下就庆幸,还好我我儿子大班的时候练过硬笔书法。

这是李大荣的作业,看看你就会发现,老师留作业都是不扒瞎的,我怎么留就按照什么要求判,有一点不对,都给你画出来。

包括不用尺子这件事,也会红笔标注出来。所以李大荣连线不爱用尺子,是积弊已久。

包括字的位置写的不对,也会被标注,这几乎是在用硬笔书法的标准来要求刚入学的小朋友。

字虽不难,但是想要写对也当真是不容易,每一个字几乎都有关键笔画的要求,位置要对笔画也要对,太难了,有时候我看着他颤颤巍巍的写,还经常写得不满意,我就恨不得帮他写。

单就“目”和“耳”短横不能挨着右边的竖,“手”的第一笔要写成段撇不是横,弯钩要弯这些,没点硬笔书法的基础,根本搞不清楚。

因为学过硬笔,所以他对于笔画是有概念的,什么是撇,什么是短横,什么是垂露竖,所以老师留的那些一个字写一行的作业并不是很费劲。

图为李大荣疫情期间的硬笔作业,练过,虽然不那么漂亮,但起码知道在格子里写字是怎么一回事儿,也知道长横要左高右低这些最基本的书法知识。

大荣搏击班有个好朋友,同校不同班,他大班时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完全不教东西,家长也没有怎么教过。有天他爸愁眉苦脸地跟我说:“你娃写作业快不快?”我说:“老师留的作业不多,写的还算快。”

他爸说:“我们这写字实在是太愁人了,光写字这一项,就能给你墨迹一个小时。”我心想,怎么能墨迹一个小时?就这么几个字……他爸缓缓地拿出了孩子的作业本,我勒个去,刚开学啊,新发的本子也是挺斑驳。

他爸说:“一个字,能擦好多回,就是给你写不到一起去,老师要求还那么严,就这么擦擦写写的,这些能留下来的都是已经算很好的了。”ps:其实也没有多好,但从涂改的印记来看,我知道这孩子尽力了。

这次谈话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小伙来搏击场,这之后就再没来过,料想应该在托管班奋斗吧……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如果跟不上,就不要提什么兴趣班,我也十分庆幸李大荣至今还没有因为作业写不完而缺席兴趣班。

回想起李大荣上大班的时候,搏击班的小朋友在游乐场玩,只有他要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上课前写不完,下了搏击课接着写,其他小朋友都穿袜子回家了,他却要马不停蹄的写完作业再走,的确是辛苦。

现在翻过头来再看,其实也蛮庆幸幼儿园的老师留的硬性作业,不然他也不可能坚持每天都写字,自然也跟不上小学的节奏。

当然,我也庆幸大班的时候我让他学了硬笔,我不是不知道揠苗助长不好,但是在教育整体低龄化的大潮下,没有哪个孩子能够不被裹挟的情况下,我会选择激流勇进,而不是大浪淘沙。

写字说完了,我们说拼音。

第一单元说完之后,我们翻开第二单元,映入眼帘的便是aoe和iuü。从单韵母、声母到平舌音、翘舌音,再到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整体认读,一共63个,学完这些,满打满算一个半月(其中国庆节还放了一礼拜假)。

所以你问我大班要不要学拼音,我其实去年冬天就已经得出了答案,必须学,否则孩子上了小学铁铁的跟不上。→孩子才上大班要不要开始拼音启蒙?

不信你看一下这63个拼音的排列组合表,密密麻麻的就知道让一个一年级小孩1个月之内把它全部记熟、拼会、还能听写是多么的不可能完成。一个月光死磕拼音我都觉得够呛,更何况孩子还有那么多其他的课业。


话说,李大荣的拼音有一半是在幼儿园学的,大班上学期学了单韵母6个、声母23个以及平舌和翘舌的整体认读7个。这么说吧,五六岁的孩子学拼音根本快不了,大荣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才熟练掌握了以上这些。PS:我说的熟练掌握是指看到了能快速拼对,听写基本不错的情况。

我当时还写了一篇幼儿园小朋友学习拼音的误区的文章→警惕学习拼音误区!拼得出来才算学会,光认识不算!

原本老师的教学计划是下半学期教复韵母和剩下的,但是恰好赶上了疫情,所以复韵母和跟复韵母相关的整体认读都是我自己在家教的。艾玛,那过程太要命了,别怪我没提醒你啊,aoe跟bpm都是拼音里最简单的部分,有英语基础的就会学的很快,但不要高兴太早,复韵母才是终极难题。

大家看了我的心路历程就能明白为什么我说一定要在小学之前掌握拼音了→复韵母是拼音启蒙的劫数!如何让一团浆糊的孩子掌握好拼音?

正因为我自己教过李大荣学拼音,所以才知道拼音真的难学,它需要长时间大量的拼读和听写,不停地熟悉熟悉再熟悉,才能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想想看上面那副密密麻麻的图,那么多排列组合还要标声调,声调标在谁上面,ü到底去不去点,iu和ui,ei和ie,in、ing、yin、ying分不分得清,jqx不能跟a拼要加介音……

一个一个教都会混,别说语文书都是组团教……

图为拼音这单元的最后一刻,后鼻韵母跟整体认读打包全给你,一套天团最多学三天,就会进入下一个。

我还记得,今年冬天疫情的时候,李大荣光区分前鼻韵母(an、en、in、un、ün)就弄了好久……加上后鼻韵母ang、eng、ing、ong之后就更抓狂了,直到现在李大荣拼读的时候还会混。

最崩溃的是,我近来发现,他都学过两遍拼音了,竟然bp和dq,还是会搞混!!!总得来说,拼音的进程快,容不得拼音小白慢慢消化的,如果不学拼音,那家长面对纷至沓来的作业和听写讲面临何种崩溃的境地,大家自行脑补。

如果你以为学拼音只是时间问题,我慢点就慢点呗,总能赶上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老师的节奏就是这么的动次打次,不让你有喘息的机会。

截止到前天,大荣的拼音已经全部学完了,昨天老师发了消息,让家长回家督促孩子练习直呼,第二天早读会有拼音过关测试。

所谓直呼,就是看着拼音直接读出读音,没有拼的那一步了,换句话说,这需要孩子对拼音特别熟练,熟练到打眼一看就能拼出来。距入学才2个月而已!拼音学完就要求直呼,如果不是提前学过的话,一个成年人恐怕也很难速成到直呼的地步吧?

不信,你把拼音教给爷爷奶奶试试,每天什么都不干光教拼音,你看爷爷奶奶一个月后能直呼不?孩子可还有别的功课要做呢,拼音只是其中一小项而已。

之前一直有人在抨击提前学这件事儿,害怕孩子都会了上课就不好好听,但我必须得说,我们提前学的那些,说实话孩子真不一定掌握的多扎实,再学一遍也不一定能掌握牢固了,这是其一。

看下来自老师的爱的提醒,你敢说自己写出来的拼音是规范的吗?所以,别觉得学过了孩子就没得学了,老师的要求远比幼儿园阶段更精细,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孩子光记字母都要记半天,他怎么注意书写规范?

其二是,我们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到了小学,老师会提出更高难度的要求,如果没有基础,那孩子在学校里就只剩下傻眼和摆烂了。

另外,从李大荣开始学aoe开始,老师就每天都会听写,几乎是前一天学,后一天就开始听写,几乎不给你消化的机会,如果之前没有学过的话,想想吧,每天晚上就光陪着孩子学拼音你都可以崩溃而亡了。

这是前天的听写,音标就是这孩子永远的魔咒,哎~

所以拼音一定要学,而且还要学扎实,会认、会读、能听写的那种,到了小学里面,根本就不叫学,就是复习一下,规范个写法而已。

数学,按理说算是我最胸有成竹的部分了,因为疫情期间李大荣的数学是最主要的通关项目,学而思、七大能力、美国专注力大书、逻辑狗,包括我们这里最好的小学之一——高新一小的真题也搞来,挨个让他刷。

历史干货文请戳这里→吐血整理,寒假以来我与孩子们怒刷的数学启蒙书

除了数学思维,计算类也没有放过,从10以内都算不对,到两位数加减法再到九九乘法表,这些技能怎么也能保他到二年级吧?疫情期间我跟荣爸鸡血李大荣的计算能力的经验请戳→计算能力可以速成!一个来月我就让学渣儿子飞升到二年级计算水平

在我看来,都这样了,李大荣一年级的数学不是就跟玩一样的吗?

然鹅,现实依旧很骨感,第一次滑铁卢就是数学小考,89分(后来发现老师判错两题,其实应该是93分)。在我看来,数学题能有多难?不是100也该98吧?

卷子打开一看,没把我气死。空着忘记写的忘记写,不规范的不规范,还有一道简单的题竟然算错了。

我必须得说,带着孩子刷题,跟孩子独立思考做题,是有天壤之别的。考试完了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读题的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

以前都是我读,带着李大荣做,他当然能明白题意,特别是后期我开始给他升难度做七大能力的时候,因为题目比较绕,几乎都是我来帮他解释题目意图,然后他再巩固。这也就导致了他自己根本就不用读题,也知道要干什么。

这一步缺失了,就直接导致了他根本就不会考试,也没有任何考试技巧。所以你问我幼小衔接班有没有用,在我看来他们不一定比我教的好,但是有一点专业机构都会有考试的,会让小朋友提前习惯考试这件事。

所以你打眼一瞧成绩的表格,有两个特别明显的点,第一基本都是女生,第二,大多都是经过幼小衔接班训练出来的的。

不过,考试技巧这个事儿,原本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多考两次,大家也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但培养孩子读题这件事,是我后知后觉的。直到现在我都有点后悔,当初包办的太多了,应该让李大荣试着自己去理解题意。

但这是瑕不掩瑜的时候,现在开始重视起来也来得及,最近我就一直在抓他的自主读题的问题。所以别觉得我提前都学了,孩子上小学还学啥,真的动真格的,你就会发现还有一大堆新问题等着你解决,不会很闲的。

再者,我还要说,数学启蒙固然重要,但后期的刷题也很必要。要知道数学道理明白了跟做对题目还是有距离的。

最近我就发现,你说他不会吧,一问都会,但就是做不对。见得题型少,自然犯的错就少,不犯错你怎么知道自己哪里不足,需要注意呢?因此,我都会跟能拿高分是两码事,中间差这一个刷题的步骤。

与语文快节奏的压力不同,目前为止,数学才学完10以内的混加混减,进度不快,即使没太做过数学启蒙训练的孩子,也能跟得上。但数学是个上下限很宽松的学科。日常作业虽然不太难,但是老师还是会时不时地出一些超纲一点的题来测试一下孩子的上限。

就比如有天,李大荣跟我说:“妈妈,我跟你说啊,我们班谁谁谁是美术小天才,他画的天安门跟书上印的一样,谁谁谁是语文小天才,而我是数学小天才!”

我就很好奇,你为啥是数学小天才?他说:“这是老师说的,因为我作对了一道全班同学都不会的题。”

我是心想,哎呦怎么这么厉害?我就问是啥题啊?他说:“就是一个三角加一个方框再加一个圆等于一个数,然后三角加圆圈等于一个数那个题。”

我一听,明白了,是三元一次方程组,他能做对得益于之前疫情的时候在家里荣爸带他狠狠地练过。

我当时也觉得幼小衔接而已,三元一次方程组不会也没啥,孩子不会做就算了。(其实也是在自我逃避,不想费劲。)

但荣爸说,那不能够,我一个堂堂数学高考148分的人,怎么可能教不会儿子做方程式,现在想来还挺庆幸疫情让荣爸闲的没事儿,干了些“赘余”的事儿。

有图有真相!因为是切切实实地练过的!你可能会问,为啥会练这个?这可不是我们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我带李大荣刷幼小衔接卷子的时候,上面真有!因为不会,所以加强了练习,结果歪打正着,还帮李大荣长了会脸面。

所以,你说刷题重要吗?当然重要。从读题开始,到见识题型,到反复订正每一项都是孩子的加分项,这才是一年级数学的核心竞争力。

李大荣应该永远也忘不了被8本四五快读支配的恐惧。疫情期间,我带着李大荣一天一课地就这么把8册四五快读通关了。虽然新冠疫情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无意中促成了李大荣全方位的幼小衔接提升。

关于识字这件事,我原本没有什么企图心,完全是为了偷懒,就是想让他多认识点字好自己读书,或者给妹妹读书,这样就能解放自己。

上了小学我才发现,书上和练习册上要读的真不少,它不光考验你写,还有好多儿歌啦、谜语啦让你读,没有一定识字量,读起来就很崩溃。像李大荣,每次遇见读儿歌啥的,都是一次两次准过,根本不用费时间在这些上面,所以他做作业就比较快。

当然,语文读课文不费力还是次要,如果不认字的话,孩子就没办法自己读题,家长势必就得每道题帮他读,做作业就会显得非常捉襟见肘。

你想想看,你一边切黄瓜,孩子一边说:“妈妈,这题怎么做啊?”你就得放下刀,去给他读。然后你再拿起刀接着切,他又说:“妈妈,这道题做完了,下面的题读一下。”然后你又放下刀,去给他读题。

这样的程序再来上两三回,你就会想说:来来来,老娘什么都不干了,先把你作业弄完再说。我就想切个黄瓜,切了10分钟了,还没切完,是要搞哪样?

具有一定的识字量的好处就是他可以自己读题自己做,因为我可以不用读,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他依赖我的因素,正因为他自己具有了读题的能力,我才能培养他独立思考,理解题意的能力。它是一环接一环的,前面掉了链子,后面的事儿就无从谈起。

要知道从认识字到完全读懂题目意图这之间,还隔着万重山呢,但识字就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不认识字,孩子是必然不能自己做作业的。

可能大家想不到,识字对于语文学科其实还罢了,因为后期学了拼音之后习题大多都会给你标拼音,孩子还能自己拼。相反的识字对于数学学科就更重要,数学才是读题的大项,而且数学练习册大多没有拼音标注的,应用题如果不会读题就没法做题,读不懂题就做不对题。

李大荣对于数学上的优越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自己就能读题做题,虽然一年级的考试都是由老师来读题目的,但老师不可能一直重复一个题旨,自己会看题有助于考试时检查卷面,同时也是先人一步去习惯自己读题,为日后考试做好准备。

这一项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在9月的月底的某天,老师的作业清单上赫然出现了“跳小绳100个”的要求。

你没有看错,上来就是跳100个,不是10个,不是50个,是100个!而且来的特别突然,让你猝不及防。

我以为是老师的细心,让孩子们在做好课业的同时也不忘记锻炼身体。因为李大荣一直在坚持练搏击,运动量足够了,所以我就一直没把跳绳当回事儿也没怎么让他跳。

没成想,一个月之后就体育达标测试了,100个是达标线。当天,据他说,跳了一百三十几个,因为大荣经常跟我胡说八道,所以我压根就没有深究跳了多少个,能达标就成。

说起李大荣的跳绳,可算是无心插柳的好事儿,因为我从来没教过他,他是五岁多上搏击课的时候自己学会的,也没费什么劲,纯属无师自通。

你还别说,跳绳这东西其实挺玄妙的,有些时候就是一念之间就会了那个窍门儿,然后就一下子跳好多个。前一天还只能跳3个,睡一觉就开窍了,一口气就跳了五十多个。

第一次跳了那么多,我就照了张照片留念。旁边妈妈还问我,你娃怎么跳那么多?我其实也是一脸懵逼,我总不能说因为我买了跟根新绳的关系吧?但我的确什么都没做。

后来疫情了,搏击训练也停课了,家里蹲期间也没再让他跳过,偶尔跳一下,我也从来不会功利地给他规定跳多少,跳到他不想跳为止。所以跳绳我是真的没花什么心思。

上了小学,得知要体育测验了,我们才突击地让他练了练,要不说协调性都是相通的,在我看来有搏击训练的加持,跳绳什么的都是小意思,没怎么好好练过一分钟跳100个也很轻松。

但是呢,体育考试前,我可是看到家长群里好些妈妈在说:“怎么办,我们才能跳50个。”另一个说:“不错了,我们只能跳17个。”划个重点,都是女生家长。

在这里我得提个醒,在体育运动方面,女孩天然地不如男孩,所以跳绳还是要提前练,临时抱佛脚真的没办法出成绩,特别是女孩子,不要只重视文化课和兴趣班,连中考体育都要100分了,光文化课好是不够的。

在我看来5岁的孩子就完全可以练习跳绳了,院子里大荣同期的小朋友都是大班开始练习跳绳的,更有甚者还有跳绳小组,每天大家组团一起跳,有些孩子一次能跳一百七八的。有一点必须得承认,小朋友们一块练跳绳,的确比家长自己一个人教要进步得快,有竞争才有上进嘛~

小绳没问题了,就可以解锁大绳了,李大荣在我跟奶奶的调教下,大绳也已经会跳了,钻入和钻出也很自如。

总之,跳绳是幼小衔接项目中最容易忽略的一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特别是如果孩子的体育并不好的话,那么提早开始练习跳绳,有助于上小学之后的体育成绩。

当然,我的建议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因为体育项目都是相通的,某一项练的好了,其他项目通常也不会太差。体能和身体协调性是一切体育项目的基础。

关于唐诗,我认为可能是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阶段最常涉猎的东西了,但是根据我以往的经验,老师大多教的没有系统,好些内容教一半就没下文了。就比如说《三字经》。

孩子上了小学,就会有早读,早读读什么呢?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百家姓》……(每个学校可能内容不同,我见过有读《对韵歌》的)

每天下午其实写作业的时间不多,最费时的是背诵三字经。一天背两行,一周背一篇,别看就是三个字,三个字,朗朗上口,但是让孩子理解起来背,其实挺难的,它涉及的面太广了,从社会道德、气候人文,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再到尧舜商纣、各个历史朝代。孩子接受起来,其实没那么容易。

一弄十好几页的内容,我们背都很费劲了。好在三字经李大荣跟依姐都背过一些,所以前几个星期是不费劲的,但是到了后面没背过的部分,就很艰难。

背这些其实很消耗孩子的精力,幼儿园时期要是没什么事儿的话,就在家多背背,这样上了学背书这方面就会省去很多。而且国学原本就是教育的大趋势,所以古诗词和这些经典篇目,能在幼儿园多涉猎一些就多涉猎一些,准备工作提前做,因为上了小学有更多事情需要你做。能少一项是你就可以把时间用来集中攻克那些弱项。

否则,你会发现自己就是在疲于奔命,不停地补窟窿,今天这个不行赶紧抓一抓,这个还没抓好,新的一天新的学习任务又压上来了。小学的进度和节奏真的很快,容不得一天智商下线。

英语应该是广大妈妈们最热衷的项目,但是我要把它放在最后说,这是按照辅导的费劲程度来排的。通常来说,一般的小学(类似外国语附小之类的英语特色学校除外),一二年级是不考英语这一科的,即使有英语课,一周也就那么一两节。

好些学校甚至于连课本都没有,全凭老师课堂上生讲,回家也没有笔头的作业,最多就是读读绘本,唱唱儿歌啥的,没什么特别难的。所以,很多妈妈最重视的英语,其实在公立小学的一年级作业里,是最微不足道的。

当然,不可否认,英语到了后期一定还是很重要的,但今天我们讲的是一年级和幼小衔接,我必须得说,最让我没有紧张感的反而是英语。不过,英语原本就是看积累的,所以牛津树什么的我都一直让孩子们读着。

以上就是我对于小学生活的初步感想,大荣上了小学之后,我特别有感触,趁着不忙的时候多学一点是多么的可贵,不论是体育还是诗歌、甚至读绘本故事,都可能会成为孩子在班上的高光时刻。

我记得,开学的某天,大荣兴奋的回来跟我说,老师让拿“日”组词,我就组了个“夸父逐日”,又让拿“天”组词,我就组了个“女娲补天”,然后就得了一个悦芽勋章,好开心的。

每每听到他说,在学校里又怎么地,因为爸爸妈妈给我讲过啥啥啥的时候,我就觉得之前耗费的那些心力都值得。

你给孩子添加的那些软实力,都会在不经意间变成他的人格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