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舒女儿被幼儿园劝退:你的过度保护,可能正在耽误孩子的未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妈妈是超人》这档节目?哪对明星亲子给你印象最深?节目中的马雅舒和女儿让我感想颇多。看过马雅舒是怎样教育女儿后,对她滤镜再厚也会碎一地。
节目中,马雅舒的家第一次在镜头前公开。本以为明星的家连餐桌都会非常奢侈,却没想到马雅舒家的家具都没几样。甚至用餐都只是在地板上铺了一张地毯,一家人一席地而坐。
这是为什么呢?马雅舒有自己的考虑:孩子正是好动的年纪,在家添置太多家具的话,怕孩子会磕碰到。
对此大家还比较理解,马雅舒是为孩子的安全着想。但随着节目进行,大家发现,马雅舒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是不太对啊?

女儿发脾气拒绝自己穿衣服,马雅舒就帮她穿;女儿不吃饭,她就端着碗追着喂;以“安全隐患”孩子想摸摸小鱼、玩玩沙子都不行。
马雅舒的女儿已经三岁了,明明有自己穿衣服的能力了,就因为不想,向妈妈撒个娇发个小脾气,妈妈就都可以替她解决。
没多久,马雅舒教育方式的弊端就开始显现——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自己就接到了老师的退学通知。女儿才三岁,能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在马雅舒的询问下,老师的答案令人哭笑不得。
原来是女儿连上厕所、穿脱裤子都不会,在幼儿园还经常尿裤子,令老师头疼。而这,不就是马雅舒的过度溺爱导致的吗?

马雅舒的教育方式,就连马雅舒的老公罗伯特看了也大皱眉头。平时里罗伯特的育儿计划就总被马雅舒阻挠,两人还经常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起争执。女儿被幼儿园退学,又一次导致夫妻俩大吵。
罗伯特甚至不惜带着儿子离家出走,想以此让马雅舒改变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最终马雅舒终于改变,一家人走向了大团圆的结局。
但人生有时不会像综艺那么美满。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有什么问题,而差强人意的人生只能由孩子去承担。

父母应当知道,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更害怕分离。由于过分依赖家庭成员,他们将非常害怕面对与家人分开的时间。
他们甚至需要花费比同龄人多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来对抗这种不安的感受,这种不安的感受是父母过度的爱给孩子带来的负担。
儿童心理学家南希·达朗曾经说过:
育儿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孩子对独立自主的需求与父母对安全的考虑之间的平衡。
所言非虚,即便我们清楚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还是会担心孩子在独立做事时会发生危险。

想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好要从这两方面做起
1. 家长不要害怕麻烦
很多家长之所以为孩子操办一切,主要原因是对冗长的讲解步骤感到抵触,什么事情都由自己为孩子办好,既解决了孩子当下的困扰,也省去了教导孩子的时间
然而长远来看,这只会后患无穷。过度保护让孩子无法独立,只会一直依赖他人。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以后只怕会为孩子的事筋疲力尽!所以家长不要怕麻烦,要耐心陪孩子度过这个学习阶段。
2.学会正向的引导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独立,他们必须首先为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并通过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指引导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必须自己独立完成,以便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意识。

父母总是希望为孩子们解决所有的问题,让孩子们可以顺利地成长。但是,我们哪一个成年人不是挣扎在生活的泥潭,一边吐槽世事艰难,一边于苦难中收获本领。
如果我们替孩子斩断了所有的荆棘,那孩子的本领从哪里获得?龙应台的《目送》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的爱终究是指向分离。而你现在的过度保护,可能正在耽误孩子的未来!
最后分享一个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书单,希望能帮助你。
1、《怎样培养儿童的关键社会能力》
简介:全套6册,一套提供0-6岁幼儿老师和家长阅读的手绘读物,由学前教育专家和动画导演联袂创作。
推荐理由:它不会告诉你孩子应该做什么,或者他们应该如何做,而是会告诉你,如何通过鼓励孩子思考,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图文并茂,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360个活动建议,共同培养孩子关键社会能力。

2、《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 学会管自己》
简介:全套10册,一套提供7-10岁幼儿阅读的手绘读物。
推荐理由:冰心文学奖、台湾儿童文学牧笛奖首奖获得者陈梦敏编著,故事精彩,想象奇特。该书既有为学龄前和小学中低年级孩子提升入学适应能力的功用,又是基础阅读和文学启蒙的上选之作。

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简介: 本书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图书,在本书中,舒尔博士介绍了将“我能解决问题”法运用于8-12岁孩子的具体方法。
推荐理由:本书介绍的是一种叫做“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以我们的研究为基础,并经过了临床证实和对孩子们的实验检验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