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养一次孩子,你会跳过哪些坑?过来人的回答干货满满

文 / 曾勇活经验|育儿愈己
2020-12-30 18:17

文|爸妈盒子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这是很多二胎家庭的真实写照,每个父母都会对第一个宝宝特别上心,担心自己没有经验,恨不得什么都给孩子准备最好的。

但生了一胎后,在育儿上已经升级成“老手”了,踩过的坑,摸索出的捷径,都可以用在老二身上。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问题是:“如果给你一次重新养孩子的机会,你会跳过哪些坑?”

顿时吸引来了一群有经验的父母回答,干货满满,非常值得新手爸妈收藏借鉴!

这些育儿坑,原来可以不用踩!

育儿用品部分

①高景观婴儿车

把高景观婴儿车放在第一个,并不是说它有多坑,而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冲着它的优点去买,结果被缺点坑惨了。

首先高景观婴儿车的防震和安全舒适度是可以竖大拇指肯定的,但是它真的不太适合普通家庭!

普通的高景观婴儿车重量基本都在10-15kg左右,有些甚至更重,体积也比较大,即便是折叠起来也有一米左右的高度。

且不说放在家里占不占地方,出门上下电梯,坐车都非常不方便,带着孩子本来就累,还有大包小包孩子的用品,加上二三十斤重的婴儿车,几趟下来真是省了去健身房的钱。

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出门遛娃无非也就是小区楼下,公园等地方,大部分轻便的婴儿车都能满足这些场所中防震、防滑的需求,高景观婴儿车的防震用在这些本就比较平坦的地方,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除非住所周围有马路,尘土较大,且路面不平,否则轻易购买高景观婴儿车是很难发挥出它的作用的,不如省下这几百块钱买奶粉。

②电动摇篮

电动摇篮看似解放双手,其实使用起来并不一定好。

宝宝在摇晃中更容易安静,也更容易入睡,但是电动摇篮的摇晃不像人,不会根据宝宝的情况自动及时调整。

孩子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被摇篮摇醒,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在左右摇摆的摇篮中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摇晃对宝宝的发育不仅没有帮助,还有害。过度摇晃下,会因为离心力导致血流不均衡,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摇晃综合征。

人手操作的适度摇晃是完全足够的,还省电。

③衣服鞋子买平价、合码的

第一次生育孩子的父母难免会有些“冲动消费”,在买童装的时候过度追求品牌和款式,结果真的给孩子穿上后才发现,对孩子来说只有好不好穿一个标准。

而且孩子不仅长得快,衣服过一段时间就穿不下了,而且脏得快烂得快,除非家里有矿,否则还是建议尽量挑选平价舒适的来购买,面料安全,孩子穿着没有不适,方便活动就是最好的标准。

☛早教幼教部分

①孩子太小,慎买纸质书!

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购买大量绘本,想带孩子一起看,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乖乖坐着一页一页看书,刚买回来的绘本还没看个几天,就被孩子当做玩具撕成纸条条了。

有时候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但翻书也没个轻重,书里说的什么还没看明白,就已经把书翻报废了。

如果家里孩子比较活泼好动,总是不小心撕烂书,那么家长可以先考虑购买布质书,再慢慢过渡到纸质书。

②学步车

不要再给孩子购买学步车了!

卫生部编写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早已提到:学步车是导致婴儿跌倒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也给出了统计数据: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因为使用学步车而跌倒受伤。

加拿大早在2004年就已经禁止使用学步车了。

孩子走路是要通过长时间的坐、爬、站来打下稳固基础,然后才能顺应身体生长规律进行的,如果孩子使用学步车,那么平衡力和躯体协调的锻炼是不够的,反而更容易影响孩子的步行能力。

③少报班,多听课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

现在早教幼教班非常火,有的孩子一岁多就跟着妈妈到处去上早教课,然而现在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监管还不够,早教班质量有好有坏,遇到好的那是幸运,遇到差劲的浪费的是孩子的时间。

作为家长,不管带娃去听什么早教课最好都保持理性,多观察孩子的反应,也要明确好孩子上早教课的目的。

其实早教课更注重的是孩子适应世界的能力,比如理解能力、专注力和沟通能力等等,而不是一上来就学习知识。

如果早教班打着让孩子几岁学会多少字,几岁能背诗等“培养神童”的旗号来招生,那么大家还是要三思。

孩子过早接触知识,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可能限制孩子的思维。宝爸宝妈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听课,多方比较,再挑选孩子最感兴趣的来报。

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是越来越好了,家长朋友们对育儿的关注和付出的精力的在上升,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是好事,但有时候还是要多一分理性,与其多交“智商税”,不如好钢用在刀刃上。

今日互动话题:你在育儿途中还踩过什么“坑”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