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以后被说没家教?父母要帮孩子建立3个规则,早看早受益

文 / 家长课堂
2021-01-06 18:13

当某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还是得从自身做起。不想孩子以后被说没家教?父母要帮孩子建立3个规则,早看早受益!

1、学会分享

当孩子们步入社会后,分享精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前提。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将会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分享榜样,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父母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家务,一起吃好吃的东西等等,这在无形中都为孩子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

分享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拥有的东西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通过后天的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们是能够建立分享意识的。

2、培养耐心

有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正说明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学上,耐心属于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即耐力。它与意志品质的其他方面,如主动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

遇到孩子没有耐心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的要求而作出让步。如果父母每次都是只要孩子一要求就作出让步,孩子得到的经验就是“妈妈总是听我的,我想怎样就可怎样”,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耐心。

当然,父母也不可以用生硬的态度来命令孩子,如“不行,你给我等着”,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等待是有原因的。

3、优秀的人品和道德

一个人品好的人,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处处闪耀着让人称赞的光芒。

所以,孩子在进行义务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之前,都应该具备良好的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学位,而品格是人格的灵魂。

父母们最应该先教会孩子的是人品和道德,这是决定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告诉我们的孩子们,宁愿你的成绩欠佳,也不想看到你人品太差。因为不论你将来学识有多高,能够走多远,人品好的人,才会有更多的阳光和机会,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一定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则,这样孩子也更愿意遵守规则,进入社会后,遵守规则的孩子将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愿意与他人协作。反之,父母不断的逾越规则,孩子则会出现性格偏激、叛逆甚至是不断寻找捷径而造成一定性格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