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恨你”当孩子说狠话时,妈妈别急着生气,该偷着乐才对
在“妈妈看打”系列中,最不能被父母容忍的就是——孩子用脏话骂父母。
我们国家从古到今讲孝道,子女辱骂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孝道的道德规范,这是父母无法容忍的,假如孩子出现辱骂父母的情况,父母一定不会有什么怨恨。
所以,当孩子骂自己的父母时,是不是也表示孩子不孝顺呢?那“坏孩子”怎么办?事实上也不能一概而论,小孩“放肆”未必是一件坏事。
儿子上了课,脱口而出“妈妈,我恨你”,宝妈并不生气。

一个5岁的小孩在同事面前淘气,到她家串门时,正好赶上同事给小孩上了一课,因为小孩把客厅的白墙上,都画满了奇怪的图案,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同事给小孩上了一课,小孩竟然顶嘴说:“妈妈,我恨你!”
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孩子们都已经说了这样的话,做母亲的同事居然没有生气,反而与孩子嬉皮笑脸。
过了一会,同事才解释说:其实孩子正处于语言诅咒敏感期,孩子出口咒骂,其实并不算咒骂完事,更多的是要引导,而且孩子咒骂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为什麽孩子骂父母,却不是件坏事?事实上,小孩骂人,也暗示了小孩其实在慢慢成长。

为什麽孩子说狠话时,母亲不要急著生气,要偷着乐才对?
小孩骂人就是小孩成长发展的表现。
处罚小孩骂人之前我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小孩骂人,其实小孩这些骂人的话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其实小孩骂人,也说明了小孩在成长,他们逐渐能从周围吸收一些东西,并融入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去。

把坏的话说出来,当然是坏的行为,但我们也要看到好的方面,因为这是孩子在成长,只要家长在这个阶段能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摒弃这些坏的行为,就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小孩骂人代表小孩有自尊心。
小孩骂人还代表他有自我意识,他们不只是听话,遇到自己不开心或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伤害时,他们也会想要去反抗,去反抗。
这一自我概念的形成,也是儿童思想成长的重要因素,可以使儿童更具个性,更能独立思考。
小孩骂人代表小孩拥有辩证的观念。
面临父母的教训,孩子反唇相讥,那就是骂回去!这样的回骂行为代表了孩子对父母的不认同,他们想要反抗父母,坚持自己的想法。
假如孩子什么都不说,那说明他们没有在想,只是默默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孩子出声了,说明他已经有了辩证的观点,他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话回怼父母了。
说脏话肯定是不对的,面对语言诅咒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如何引导?

对于孩子骂人的行为,父母不能一味地想着惩罚他,而是要用打骂的方式“对付”孩子,这样反而会刺激他们骂人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不文明,父母还应该教育孩子不要随便骂人,特别是不能骂自己的父母。
但实际上,孩子在三岁至五岁时,便会经历语言诅咒的敏感期,即经常会出现骂人的行为,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把骂人变成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呢?
一、骂人和惩罚不是办法。
当孩子处在语言诅咒敏感期时,往往会通过语言刺激来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许多家长的做法就是一顿揍,狠狠地呵斥,甚至是威胁:“下次再骂就打你!”
这样粗鲁的训斥,为什么不能像小孩子那样做呢?其结果就是惹恼了孩子,让孩子更要骂人,更要发泄情绪,而且孩子会以为父母可以这样大发雷霆,那么自己也可以这样对待父母,那么父母的教育也就不存在了。
引导孩子不要用骂人的语言。
如果孩子出现了骂人的情况,家长可以先别管他,等他情绪平复后再给他指路,教育他不要骂人,下次遇到不高兴的事时,用文明的语言说:“你这么做,让我觉得很生气。”
指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要先思考再说话,不要遇到不开心的事就骂人。
三、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
小孩学会骂人多半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小孩的语言环境很重要,如果家长是经常脏话连篇,不爱动脑筋,那小孩也多半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骂人也很重要。家长自己要做表率文明用语,教给孩子一些好的词汇,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中。
今后家长不能再碰到孩子骂人就“反骂”回去,也不能因此气急败坏,而是要循善诱,引导孩子讲文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