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多的成年人剥夺孩子的说话权?

文 / 语蓉教育
2021-01-16 09:39

孩子:“妈妈,今天我必须上学吗?我真不想去上学!”

妈妈:“当然你必须去上学了。”孩子:“但我不想去,我害怕!”

妈妈:“害怕什么?快告诉我,快点,我忙着呢!”

孩子:“因为有鬼!”

妈妈:“鬼...鬼,对了,今天是圣帕特里克节。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怕鬼呢?”

孩子:“妈妈,鬼从树上跳到人的身上,然后把人吃掉!”

妈妈:“噢,我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宝贝儿,是豹在树上,不是鬼在树上。‘豹’和‘鬼’听起来差不多,但他们一点儿也不一样(译注:在英文中这两个单词发音相似)。鬼是绝对没什么好怕的,我向你保证。”

成年人听到孩子的怪话,就想:“噢,天呢!这孩子胡说八道,我可没时间听他!”其实,正如上面对话所示,只需花一点时间,成年人就可以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假定孩子的话为正确的情况下,你就想进一步知道他到底正确在什么地方。比如,当孩子把“鬼”等同于“豹”时,“在圣帕特里克节,我去上学有危险”这句话就成为正确的了。成年人有足够的知识,能对这样的事情做出猜测。他们只需花很短的时间,先说“我不明白”,鼓励孩子做出解释,然后再问孩子一两个问题就可以把事情搞清楚了。

其实,那些在荒唐的谈话中似乎浪费了你的时间的孩子,就像跟你打网球或下跳棋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是想着下一步该怎么打或怎么走,让你久久等待,苦不堪言;或者他们使尽平生力气,把网球打出界外,或走棋犯规,从而使你恼怒。他们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与网球和跳棋不同的是,谈话技巧是孩子长大后取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技巧。

总之,我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的成年人剥夺孩子的说话权。我也明白,为什么成年人认为孩子的话没有一句是值得听的,或者认为孩子的每一句话都令人恼火,或者认为孩子的话既不值得听又令人恼火。当成年人忙忙碌碌或疲惫不堪时——在当今社会情况通常如此——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持有这种观点。但是,遭到如此对待的孩子得到的教训是:决不跟成年人谈话。结果,当成年人日后觉得迫切需要跟孩子沟通时,真正的沟通已经不可能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