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到孩子上了二年级就会全面爆发!

文 / 妈咪真给荔一点号
2021-02-17 00:19

孩子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新奇感。就是要跳一跳吃桃子。如果抱在怀里一堆桃子,过时了,烂了,肯定很无趣。

幼儿园超前教育危害不小。

一.有的老师教的跟小学教的不一样。养成不良习惯很难改。我们这儿以前幼儿园老师让孩子写字,不是按照笔顺一笔一划的来教,而是让孩子自己写。我家的小孩儿比较乖,也比较聪明,字也写的不错。但是有一天我看她写字的时候就吓了一跳。字写的虽然很漂亮,但是有的字竟然是插起来的。根本没有笔顺这一概念。原来孩子写字,一直不是按笔顺写,而是在画字,插字。回想那一刻我既惭愧,又悲哀。

惭愧是自己是老师,自己的孩子却没有空来陪。

悲哀的是,这种超前教育又有什么用?只是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养成了不良习惯,对孩子造成伤害。

我都不知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是怎样改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难过。因为当时毕业班很忙,也没有盯上自己的孩子。

大人的无知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不过这件事情以后也没有跟孩子讨论过。到现在也不知道孩子对这件事是什么感觉。只是作为成年人,我不希望其他孩子再受到这样的"磨难"。

希望我们大人不管给予孩子什么,都不要因为自己的懒和不负责任,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二.越是聪明的小孩儿,越不需要超前教育。反复地重复一项孩子早已经烂熟于心的活动,会磨灭孩子的积极性和耐心,会毁灭孩子的兴趣。

几年前因为偶然的机遇,我教了两年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拼音和汉字,有的同学很得意,因为说他们在幼儿园老师教过。有的学生家长很着急,因为自己孩子的幼儿园没有教过。孩子在幼儿园大多学的是唱歌和游戏,手工,对于小学的内容教的少,说很后悔为孩子选择了这样的幼儿园。我当时也有同感。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差距就明显缩短了。因为有的小孩他的接受能力就是强。而小学的教学又总是反复的重复简单的字词和拼音。在小学一年级,班级平均分有时候会96分以上。班里满分的同学有时候能达到三十六七个。想想孩子们是怎样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满分率的?无他,反复地重复。做到一个熟字。

但是有时候熟并不能生巧。反而生厌。因为过度的重复使很多同学产生了厌倦而不是喜欢。这对孩子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是会造成伤害的,甚至会养成不良习惯。

至今记得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都是特别聪明的孩子。刚开始字写得非常工整漂亮。但是后来,尤其是男生,下学期写字反而不如上学期。 当时就曾经为他们感到痛心痛惜。

也就是说,到一年级下学期,学前教育所造成的优势几乎就丧失殆尽了。而对于一些聪明的同学,他们对于还要写早已烂熟于心的生字,就开始产生厌倦,写得不是那么工整和漂亮了。

甚至以前写对的,后来却写错了。因为孩子的作业写多了之后就不再走心了。

这种情况当时在教学的时候就有所发现。是真的。

超前教育反而伤害了孩子。

当然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可以早教育,这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

但是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去教育。不要闭门造车,外行人做外行事,是不行的。

学生的教育最好还是专业老师。隔行如隔山。如果家长要提前做一定要乐于请教专业者 。

三.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1.就是让孩子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该玩就玩,该天真就天真。

2.因材施教,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

长期培养目标,养成读书习惯,读有质量的书,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不断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扩展阅读视野,增进阅读深度。

比如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读杨红樱系列,但是是五六年级到初中,就不要再读杨红樱,本人认为杨红樱的书,浅薄而无文采,文学修养差,生命感和心灵感淡泊,缺少文学的深度和美感。而要变成曹文轩,毕淑敏,三毛,朱自清,甚至鲁迅,《论语》,霍金,《三国演义》诗词,等。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没有什么超前不超前,早做早得。

英语,读写听说都要从小做起。也没有什么超前不超前。

因为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是工具,也是文化。广无垠,深无边,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增进思想深度,开阔人文情怀,越早越好终生受益。当然也要适当,不能把孩子见禁锢在里面。

四.总之,孩子的情况不同,家长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要盲目跟风。在为孩子选择学校和课外辅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