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是怎样的?

文 / 琼琼的农村日记
2021-03-10 18:41

很多家庭想给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可是方法不对就变成了哭穷:“这个东西太贵了,我们不买。”“你买了这个就没钱买别的了,我们不买。”“妈妈没钱我们不买。”更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想要东西的时候会对孩子说:“你有钱么?你要这要那。”“不要看别人买了你也买,我们没钱。”这些话语真的是太常见了,我们却不知道对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第一,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有匮乏感。从一个最小的事例来说,孩子都爱吃糖,一个孩子拿到棒棒糖,她不舍得吃,舔来舔去,吃了很久,另个一个拿到糖,咯嘣咯嘣吃完了。不舍得吃糖的孩子因为父母不让吃,或者是没钱给买,所以特别渴望吃糖,但是又舍不得吃,这就说明了人们通常都是“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同理,金钱对他们也是,孩子如果从小被灌输缺钱的观念,孩子的内心会形成一种匮乏感,他们长大以后很有可能形成强烈的拜金,渴望赚钱,又不舍得花。

第二,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会很自卑。别的小朋友有漂亮的裙子,我只能拾别人穿剩的衣服;别的小朋友吃冰淇淋,我也想吃,而妈妈告诉我,没钱不吃。孩子从小就知道家里没钱,所以只能学着懂事,当看着别的孩子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在别人面前展示炫耀的时候,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只能默默的看着,慢慢会变的不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第三,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金钱观。父母总是哭穷,一定会用金钱来管教孩子,张口闭口都是钱,孩子作业写不好不给零花钱,孩子不听话不给零花钱,他们一定会用钱来各种限制孩子,这种孩子会为了金钱而努力,今后长大以为成为金钱的奴隶,在他们眼中,金钱比一切都重要,他们一定都会有一个不正确的金钱观。

第四,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会让父母的爱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有种父母总是会给孩子灌输我们没钱的思想,想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恩情,告诉孩子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省吃俭用给你的,其实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根本体会不到幸福,懂事了以后只会让他们感觉到内疚,觉得自己成了父母的累赘。

父母哭穷,对于娃儿愿望礼物或者其他总是用“穷”来解决,这将给娃儿可能带来“金钱万能”的金钱观以及“自卑”的性格状态等。培养娃儿金钱观和财商,也需要从小做起,父母对于金钱也需要有个正确的认知。比如,对宝贝学期礼物费用预算,也给予控制。如果超额要求娃儿耐心等下一个周期再买。这个过程里,对娃儿执行“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会和娃儿说爸妈劳动所得的,都用到哪里,然后会安排多少给予他学习,娱乐或者游玩。让孩子知道金钱可以通过劳动获得。“哭穷”,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负面引导”,如今学习理财,学习安排,希望远离思想的贫穷。生活幸福与否,与金钱绝对多少无关,与是否会花钱有关。比如“哭穷”的那一刻,至少家长并不开心,娃儿更不会快乐。所以,家长们,不管我们是真穷还是假穷,都请停止哭穷,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用贫穷摧毁了孩子的内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