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3岁开始,家长把这4件事做好,胜过给娃报10个兴趣班
很多幼儿专家都把孩子三岁左右当作他们成长阶段的一个分水岭,关键原因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蒙起,他们有了自己的看法,行为习惯也逐渐养成。而且有研究表明,从孩子三岁左右,大脑发育的完成率已经接近于50%,生长到6岁时完成率甚至超过70%。
从这个数据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年幼阶段的早期教育,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大工程,使用的方法也要正确,更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当然,从孩子三岁左右开始,是他们大脑塑造的关键期,家长若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就能培养出特别聪明的宝宝。
而且这个时期也是孩子塑造好性格好行为的关键阶段,有儿童教育研究领域还曾把此阶段比喻成“潮湿的水泥”,顾名思义水泥在潮湿状态下能够更好地塑造形状,而运用到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别等他们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全都固定下来再去纠正,这样后悔已来不及。因此在这里建议家长们从孩子三岁左右开始把以下4件事情做好,这样胜过给娃报10个兴趣班。
第1件事:不忽视大脑的潜能训练
其实在孩子成长阶段,3~6岁这个时期是他们大脑潜能发挥的好时机,所以,即使孩子已经进入幼儿园学习,家长也应该把握好孩子在家的时间,对他们大脑进行潜能训练。比方说:一起和孩子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像搭积木、拼图、走迷宫等等。也可以做一些角色扮演,过家家,白橡皮泥等,这些方法对孩子的左右脑开发,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超乎想象的作用。
第2件事:不忽视孩子的情商教育
现在社会大部分父母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智商方面,却完全忽视情商教育,其实拥有高情商的孩子都是隐藏的学霸。因为,这些孩子很容易学会情绪管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自我激励,并能更好地拓展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因此,当孩子长到三岁左右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情商方面的教育。可以多和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情商方面的绘本,也可以适当示弱主动对孩子说有些事情做不了,需要他帮忙。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在情商方面一定会提高很多,也会越来越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