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学诗?古人告诉你,学诗词有什么用!
情景:
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哎呀,这破诗真难背,我背它有什么用?
父:不背会,你怎么考试?
儿:考试,就知道考试!考完了有啥用?我背这东西有用吗?
父:好,你先别急,爸爸来给你讲个小故事。

我们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有一个儿子。叫孔鲤,这个孔鲤小的时候,也贪玩儿,也不爱学习。有一天孔子吃完饭在庭院里边遛弯儿呢,小孔鲤想趁着他爸爸不注意跑出去。
这不跑还好,这一跑刚好被他爸爸逮个正着,说:你站住,问你个事儿,你最近学诗了吗?小孔鲤说没有。这个时候孔子说:
不学诗 无以言
意思是人如果没有学诗的话,你就不会说话。

这个诗在孔子的时代专指一本书名为《诗经》。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呢,这个诗也可以理解为是文学或者语文。意思就是说,人如果没有学诗,没有学语文,没有学文学的话,你的谈吐就会比较粗鄙,是很难登得上大雅之堂的。
你就只能在台下羡慕人家台上的人侃侃而谈。你遇到那些有修养或者有学识,德高望重的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局促不安,因为你没话说,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第二句,是出自于苏东坡的《和董传留别》中的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话应该很多朋友都听过。其实在论语里边,孔子也曾经赞叹过子路,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说:子路穿着破旧的衣裳与那些衣着华贵之人并列站在一起,一点也不会觉得羞耻与自卑,为什么呀?因为腹有诗书的人,他的气质自然就会透出来,这与穿什么衣服是没什么关系的。
我们看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的人,与那些没知识、没文化、没涵养的人,他们的气质是截然相反的。
诗经序言里边是这样来形容诗的作用的: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说读诗的话,读思想纯正的诗,能够像孟子一样“养吾浩然正气”。
这样人就算是种下了善良正气的种子,无论长到多大,他的追求都是比较高洁的,不会是那种营营苟苟的,庸俗的作派。
所以读诗的作用非常大,今天好好读诗,将来一定会体会到诗不可思议的作用。
关注我,在育儿问题上让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