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关键:耐心、陪伴、慢养

文 / 鳕鱼乐园
2021-10-07 18:16

家长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孩子需要父母的勇气和信任。

这点我是从我朋友身上学到的,她的孩子从小到大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哭,哭起来就刹不住车一直到哽咽不能发声才会停止,孩子到了三岁还是这样。然后就是学东西接受比其他孩子慢一拍,其他孩子能写数字和英文字母了,朋友孩子还不会念。朋友的老公非常担心是不是孩子有智力缺陷还是发育缓慢。

每当朋友老公着急得无所适从的时候,朋友却一脸淡定,她说:“等孩子成长要有耐心,我不觉得孩子是‘有问题的’小孩,只是需要时间”。

的确结果证明,当度过那段时间,孩子真的就开始改变了。所以,不管你孩子现在什么样,一定要控制自己焦虑的亲情绪,让孩子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越是“非常时期”,就越要控制住,控制自己不去评价孩子的表现,控制自己不帮他们完成能力所能及的事,控制自己不过分担忧过得宠溺,只要你肯放手、放心,孩子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相信孩子能走过那段“非常时期”。

现在的学校店铺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城市里面,孩子要通过各位考试才能进入,而且还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所以现在的环境已经让孩子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所以,我们父母就尽量不要给孩子添加压力。孩子在情绪方面的感应能力很强,所以,有时候需要家长真正的放松,这样才不会把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

其实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的成长,我们或许大都生活在大山里面,我们放学后可以漫山遍野的发现自然,将大把的时间放在享受玩耍和随意创造的乐趣中。而现在我们有时候眼光放地太长远了,动辄就是孩子的以后,担心他不会电脑技巧、不会各种琴棋书画、又怕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好跟不上学习进度······

其实孩子从小没有很早接触学习的东西,将来不一定会吃亏或者学不会,这些都只是工具,当孩子真正在享受和学习的过程,当孩子再面对这些东西时,他学习接受会更快。

所以,我从来不会拿成绩单评价孩子,我也不觉得那些数字就是孩子成绩最真实的学习能力,我更希望他能生活得像个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游戏、快乐地用感官感受这个世界。让孩子更像孩子!

孩子从小到大会面对很多选择,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的专业和方向、学校、将来职业、到以后选择怎样的伴侣···,如果孩子没有自己选择的原则和方法,那众多的选择对孩子来说,就不是一种自由,而是一种酷刑。

比如孩子在面对一个问题时,首先问问孩子的看法和想法,然后根据孩子的选择为孩子列举出,选择A选择B,每个选择的好处和坏处,或有那些情况的变化,以及选择带来的需要承担的责任。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会做选择和判断的人。

教会孩子如何做决定,比替孩子做决定更好。如果能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空间,他及时长大进 入青春期,跟父母的距离也不会越来越远;到那时如果父母对孩子事事包办,反而会让孩子长大离你越来越远,而且这种距离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消除是很困难的。

要想“慢养孩子”,父母关于教育的出发点要保持统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