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高、先、精”发展要求:黄浦教育加速数字化转型

文 / 天天说教育
2022-03-08 09:15

幼儿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为切实推动“学龄前儿童善育”的民心工程,打造高品质、科学化的学前教育,黄浦区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幼有善育”,在全市率先建成“在园幼儿健康监测与分析”平台。

这一平台能动态汇集、安全共享区内在园幼儿考勤、晨检、缺勤、体检、体质体能等健康数据,记录“疾病伤害、生长发育、膳食营养及情绪干预”四大核心模块。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可以实时监测本区幼儿园保健实施情况,并对幼儿双超率、视力不良率、肥胖发生率、龋齿发生率等重点指标进行监测,及时预警、便于监控,也为园所及区一级工作管理及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以疾病监测为例,每个班级、每个幼儿园的传染病发生情况、有什么常见病,疾病监测功能都将对此自动统计分析,实现请假数据与监测预警标准的实时比对,一旦达到阈值,就会自动向园所发出预警信息,园所确认后通过平台直接完成信息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防控指导意见、园所对家长的指导意见可在统一知识库内调用、完善,并依托平台完成推送,确保抵达。隔离结束,平台还会发送预警解除信号,有关资料在平台上自动汇总、归档。

借助智能手环、无线网关及运动效果安全监测分析系统,平台还能够实时采集幼儿在园期间的运动步数、心率、热量消耗、体温等指标,以及幼儿日常考勤、饮水、午睡等情况,再结合幼儿阶段身高、体重及动作发展等数据开展分析研究。园区也将依据数据为孩子“量身定制”运动内容。

此外,平台同时对接市、区内包括黄浦区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上海市中小学校因病缺勤网络直报等系统,为幼儿建立动态健康电子档案,实现基础监测预警功能。随着平台的常态化应用,以日为单位积累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幼儿园工作中涉及多部门、多条线、多角色协同管理提供了基础。

学科名师在线辅导

“双减”政策发布后,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课外安排犯了难。怎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加丰富的课外生活?课后作业辅导怎么办?2021年底,黄浦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5+2”课后服务模式,率先搭建“名师面对面”学习指导服务平台。

平台将“名师”“学校”“学生”三者结合。学校将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平台,与区教育局中心进行师生数据对接,实现优质师资全区共享;学科名师在平台创建班级和课程后可以建立直播课表并发布课程菜单,做到课程信息早知道;学生通过扫码了解加入班级、课程时间和内容,还可在平台随时查看开课进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课后学习,减轻学业压力,学校利用平台统一管理学生课程进度和课程,安排学生走班选课。

依托学校常规教室配置的互动教学一体机,在线下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到某一知识点时,可随时打开资源中心找到相关资源,补充、丰富课堂内容。学生碰到了难题,也可以在课后进入“名师面对面”平台,发起在线互动答疑、小组学习、个人分享等。在这一过程中,名师可以通过在线直播或双师授课模式,利用文字或口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答疑,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名师面对面”平台课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内容围绕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知识点的重点解析、难点剖析和要点分析。错过课程直播也不用担心,平台有在线直播、录播课程、微课、作业等不同形式,支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助选择学习资源。

数字化教学平台上线

作为首批教育部信息化实验区,黄浦区重点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建设,并提出“基于数据的学生学习分析研究”的研究方向,依据不同学科打造数字化教学平台。

2021年,黄浦区推出初中英语视听教学工具平台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诊断管理平台。平台从教、学两个维度,全过程、准确、系统地收集教学数据,依靠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关联性统计处理,构建个性化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学科教研组借助人工智能语音评测系统的应用,提出“学—练—测—评—辅”组成教学策略,打造专门的教学工具平台。平台具有限时反馈、听说诊断、多元联系和方案规划等功能。它使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最新能力指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调整;同时,系统对每位学生的发音、流利度、准确度等作全方位诊断,学生可以边学边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在平台上,新课学习、日常专项、考前综合训练,有效省时地分解阶段目标,制订提升计划;根据不同学习计划,平台还能推送听说读写练习。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诊断管理平台将教学与数据联动,融教学、学习、评价三元一体,将数据采集、学情诊断、教学干预等教与学的各环节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重点研磨“具有引领性的诊断目标”“具有匹配性的诊断练习”及“知识与素养双注重的错因分析”等教学内核,为开展精准教研提供保障,助力教学品质提升。

海量的、全覆盖的高质量教学资源,是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通过开放式的特色资源建设系统,区校联动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学均衡发展。学科拓展资源库的建设,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增加了趣味性。校级个性化资源库的建设则可以满足不同学校学情,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学生和教师)、教学内容(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活动(包括学生学习体验)、教学评价和反馈数据相融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学科数字化教学平台将帮助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实现“有效融合”。

“十四五”期间,黄浦区将发挥教育大数据育人作用,以“数据驱动下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精准教学研究”为重点项目,系统、科学地运用学习分析技术,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助力。

记者 /张雯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黄浦区教育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