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真的是因为青春期在捣乱吗?了解原因,才能提前预警

文 / 健康与知识
2022-03-11 09:11

青春期叛逆,是一个长久不衰的敏感话题。

很多青少年处于青春期这个心理过度期,造成家庭混乱和矛盾。

电视剧《小别离》里面的方朵朵就是一个初入青春期的典型孩子。

从小在爱中无忧无虑长大的方朵朵,突然变成了处处跟家长作对,撒谎、逃课、对父母吼叫,这与从小乖乖女成长起来的方朵朵简直判若两人。

那么,孩子青春期以后家庭教育中爆发的危机一定是青春期形成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家长没有真正理解青春期的意义,很多教育知识告诉我们,青春期的孩子自我为中心、自恋、自大、易怒且叛逆。

这些是由于他们的生理结构和身体发育所造成的正常现象,这无法否认。

但其实,你不清楚的是,孩子青春期之后家庭爆发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埋下的隐患。

我们从妈妈对升入初中后朵朵的要求中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从小就亲力亲为,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妈妈。

她不容许女儿和老公有太多抵抗,很多时候,你们只需要服从命令就可以了。

而这些,正是长大后的朵朵需要反抗的第一步。

青春期家庭矛盾的主要核心,是孩子的抵制和家长的专横。

很多家长在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根据自我经验和理解,对孩子强加干涉,过分指责,或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进行言语,行为甚至肢体的伤害。

这些情况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力量去反抗,但在心里已经埋下了被压抑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会对家长不理解的行为愈发抵制。

也就是说,孩子在青春期与家长的对抗,都是在小时候父母对其教育埋下的雷。

孩子小时候没有足够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逐渐积攒起来,终于达到一定威力,轰然炸裂。

父母的疑惑不无道理,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如此蛮横无理取闹。

心理学表明:青春期的孩子有着较强的自我中心思维,他们通常有过高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想法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神话。

当他们觉得自己足够强大时,之前的情绪积压加上新的问题冲突,就会激发孩子的种种过激行为,甚至是反社会行为。

防止青春期过度矛盾,其实需要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注意把控。

如果家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充分关注理解孩子,不急躁盲目地指责孩子。

在他青春期自我意识膨胀的阶段,仍然能够从孩子自身出发陪伴他信任他,那么让孩子快乐平缓地度过青春叛逆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咨询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很多家庭问题的多发期一般是青春期。

个别家庭在小学阶段就出现问题,往往就预示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会有误解,认为青春期的问题就是因为叛逆形成的。

总是觉得通过沟通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青春期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从小开始的原生家庭教育中。

那么,小时候的教育要如何进行,才能避免青春期时的过激矛盾呢?

这就需要我们的父母不断自我成长,在当父母的路上不断学习进步。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一次问题的爆发和解决,都能让父母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与孩子实现共同成长。

在我们的孩子呱呱坠地,我们体会初为人父母的喜悦过后,更多的将是忙乱于照顾他的起居和见证他们每一次的改变。

对于这么小小软软的生命,我们学会了细心和耐心,学会了无偿地付出爱与关怀,体会到了父母当年的辛酸,理解了妈妈的不易;

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有了自己的小主意和小个性,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强行制止往往适得其反时,我们学会了反思和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当看到孩子纯纯的笑脸,听着孩子真挚的话语,会让我们猛然间体会到真善美的美好,促使我们用最简单的态度去对待复杂的人生。。。

很多很多次的成长,都是我们为人父母之后才做到了,而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治愈的过程。

我们看到孩子的现状,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时候所受到的不公与伤害,当我们有强大的内心能量去平复它们,治愈它们,我们也就实现了自我成长。

也将带给孩子和整个家庭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体验,反思,通过自己的体悟获得成长。

同时,也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操作技术,运用科学的方式面对育儿这件大事。

而对于需要给自己童年的创伤进行一个修复时,也请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书籍,来得到心灵上的改善和慰藉。

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教育。

很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理解比较片面,他们通常只理解到了孩子层面,比如让他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给他自主和尊重,帮他找到他喜欢且擅长的事情,而唯独没有想到自我的治愈。

但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家长自我疗愈过程,而这个疗愈过程,又将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用心,经常会在教育孩子时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童年。

想到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爱和感受,无奈和伤害。

一幕幕筛查出来,就像过电影一样,看到那个昔日瘦瘦小小的自己,渴望爸爸妈妈的爱和认可。

如果我们还能记得作为孩子时自己最期盼的事情,那么是不是很多时候就能够理解当下我们孩子的种种行为;

如果我们还能体会到作为孩子时最最渴望的感受,是不是现在也能更好地给到我们的孩子同样的支持与信任。

“父母的自我疗愈”能够带给我们很大的力量,希望每一个父母都可以从自身的疗愈开始,逐步改善自己,从而在家庭教育中展现出更好的能量。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当你真正摆脱自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痛苦,转而用科学又理性的方式面对孩子时,将是整个家庭最大的幸运。

因为我们父母永远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自我成长程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