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1年上幼儿园,改变一生的轨迹?多大入园最好?4个关键

文 / 妈咪说宝宝
2022-03-25 00:24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讲的是北京鼓励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出于好奇,我做了个投票,问妈妈们是否愿意让宝宝2岁就入园,结果大约是一半一半。

(我做的投票结果截图)

评论区有家长留言提到:

@英x下:取决于师资水平和托费,孩子越小,老师越关键。

@ k x 拘:支持!家里老人带娃,只管吃饱穿暖别的也不能要求更多。小孩子还是要和小孩子玩,有专业幼师的引导更好。

@爱x暖:看孩子具体情况,能不能表达好自己的需求(这个很重要!),能不能自己吃饭去上厕所(基本的自理能力),能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不少家长都提到了担心孩子入园后总生病,不舍得送过去。

……

关于孩子多大入园,之前还看到一个说法是“孩子晚1年上幼儿园,可能改变一生的轨迹”。早一点入园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到底多大入园合适?今天一起来聊聊。

图源:Unsplash

01、多大入园或送托最合适?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最佳”入园或送托年龄,因为孩子入园或入托的“最佳”年龄与很多因素有关。最终多大入园或入托最好,是权衡各个因素的结果,而不是只看年龄。

比如,家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照顾孩子,那只要当地有合适的正规幼托机构或幼儿园,孩子年龄满足入园或入托要求,那就是“最佳年龄”,至少可以保证有人照顾孩子,并保证安全。

另外,孩子入园或入托好不好,也不是单纯看年龄因素,还要看幼托机构或幼儿园的老师是否优质、与孩子之间是否能建立良好的安全依恋关系、孩子的性格特点等。

所以,与其纠结多大入园或多大送托最好,不如多考虑孩子和家庭的个体化情况,幼托机构或幼儿园里的环境、师资等。

02、早一点入园,可能影响一生的轨迹?

在家带 VS 入园或入托

哪个更好?

其实,2岁入园还是3岁入园,最终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不是简单看2岁还是3岁这个年龄因素。

关于孩子到底是在家带久一些好,还是入园入托好,其实已经有不少研究。简单来讲,现有的各项研究发现并没有得到统一答案。作为大家的兴趣阅读,分享以下信息。

有研究发现0-3岁,在家照顾孩子可能是最理想的。因为在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压力水平更低、生病概率更低、行为问题更少。但是,又有其他研究发现,0-3岁一直在家照顾孩子有时候并不可行,而且家里带孩子也未必是最好的,优质的幼托机构会比没有耐心的家长或长辈更好。

图源:Unsplash

所有研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下属机构: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一个大型纵向研究。该项研究的搜集了超过1000名婴儿数据,详细评估各种育儿场景(包括父母自己带、保姆带、去托儿所、幼儿园等),然后将这些参与研究的孩子随访了15年,最终调研各种育儿场景与后续随访中孩子的健康、行为和认知结果。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

完全由妈妈照顾的孩子,与有妈妈照顾还有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在生长发育上没有本质区别。

无论是父母或保姆在家带、还是去托儿所还是幼儿园等,对孩子生长发育各方面影响最关键的是父母和家庭育儿环境。也就是说,不论是否去幼儿园,父母特质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关键。

1)妈妈和孩子的互动:妈妈对孩子有积极回应、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敏锐感知、积极参与孩子互动并在互动中为孩子提供好的感官刺激(比如语言、声音等)。

2)家庭环境:日常生活有规律、家里有各类书本、各种孩子可以玩乐的物品、带孩子积极参与各种适合的活动(比如去图书馆、郊游等),这种特点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社会和认知评估结果更好。

相比在家里照顾孩子(比如请保姆或长辈在家里带孩子),去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孩子:

● 在认知和语言发育上似乎更好一些。

● 与字母、数字相关的一些学习能力更好。

● 2-3岁时,行为问题更少。

● 4.5岁时,行为问题更多(比如不配合、攻击性)

所以,这么来看,在家请人带孩子,或者送去幼儿园或托儿所,各有利弊。

在4.5岁前,如果孩子平均每周超过30小时在托儿所或幼儿园等,在4岁的时候似乎更容易行为问题和一些轻微的健康问题,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等。

03、值得记住的4点

关于上幼儿园、去托班、早期教育、育儿环境等问题的研究还非常多,结果也各不相同。作为家长,我觉得以下4点值得记住:

1. 入园或入托的年龄,要看个体化因素,年龄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家里带孩子还是去幼儿园,几岁入园入托最好,终究要权衡孩子的性格、孩子和父母的需求等因素。

2. 不管孩子在家自己带还是送去幼儿园或托班,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最关键的因素是家庭育儿环境。在家里,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合适的早期引导;关心爱护孩子、积极回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关键。

3. 如果入园或入托,老师和机构的质量要重视。老师尽心尽责、关心爱护孩子、积极回应孩子、能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同样也有助于孩子的认知、社交情绪等能力的发展。

4. 如果3岁前送孩子入园或进托班,在幼儿园或托班的时间尽量别太长。因为有研究发现,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平均一周超过30小时在幼儿园或托儿所,可能在4岁时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图源:Unsplash

最后,孩子入园入托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考虑的问题也十分复杂,除了上面提到的,其他很多现实问题同样需要考虑,比如费用、是否有名额、离家远近等。鉴于篇幅,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粗略的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