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教师每天给2岁孙子读故事,孩子的变化让父母佩服,原因简单

文 / 小C育儿家
2022-03-29 00:1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故事也是,让小朋友两岁的孩子看起来更加的活泼聪明,善于表达。

朋友孩子两岁前一直都是自己带娃,每天孩子各种事情忙的朋友无法上班,孩子两岁后刚好身为教师的公公退休了,这下子家庭的时间安排一下子宽裕了起来,公公是退休之前执教多年,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老教师了,带孩子也会更加合适,于是朋友重返职场,公公就担任起了照顾两岁小孙子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公公明显感觉到孩子都两岁了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晰,甚至都不会说长句子,走路也不够顺畅,自理能力也不够强。

别看公公退休了,他教育孩子可有一手,他做老师的时候班上多少会有调皮难以教育的孩子,可都是让他慢慢调教过来的,记得有一个成绩一直很差的孩子转到他班上后成绩突飞猛进,其他带过的老师和孩子家长都很震惊,而且朋友老公是单亲家庭,她老公小时候也是公公一手带大的,因此在教育小孩子方面,朋友对公公还是非常放心的。

公公说,他发现孩子不够活泼开朗,和人交流也不能完全流利。根据以往的经验,两岁的孩子不应该是如此,看来是儿媳妇平时忽略了孩子的早教,早教不够好,等孩子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很不好适应的,很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没有交往朋友的意识,很多活动就不能完成,幼儿园的老师也会很头疼这样的孩子。

致力于提高自己孙子的自理能力,爷爷觉得每天带领孩子做亲子游戏,读绘本,教唱儿歌,一年之后孩子的变化让朋友非常的惊讶。朋友说,早知道让爷爷早点接手孩子的早教工作了,自己差点儿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如今朋友的孩子,能唱会跳,也能流利的和大人以及小朋友们交流,想干什么事情时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尤其是在他爷爷的熏陶下现在的孩子都能背一些简单的诗句,唱一些简单的儿歌,性格也开朗了很多,和小朋友交流的也非常开心。

朋友公公说,小孩子一定要注重他的早教期,这个期间家长引导的好对以后孩子的成长有这莫大的帮助,也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到大”。

读故事书对孩子的好处多多,总结有以下几点:

1、读故事书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小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公公给孩子读故事书的时候,一些情节孩子听不懂还会向爷爷请教,有时一些小的细节孩子会在心里默默的记下同时和自己认识的事物作对比,这个过程孩子的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2、读故事书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在早教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这个时候家长带孩子阅读一些洗手,保持整洁,好好穿衣的故事书,尤其是一些书图文并茂的书更能让孩子直接了解这些好习惯并且模仿,好的习惯也就渐渐养成了。

3、可以为孩子助眠,陪孩子进入梦乡

公公一般都在孩子睡觉前可以放给孩子听,通常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家长们也不用担心有局限性。

孩子反复听听得多了,自己也就会默读,慢慢地还能讲接下来的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睡前听,还可以陪孩子进入甜甜的梦想,孩子的身心也会更加的愉悦。

绘本是孩子早教阶段必不可少的书籍,孩子可以在故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改掉对自己不好的习惯,去学习更好的行为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