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错!妈妈及时给予温暖的怀抱,孩子心理更健康

文 / 豆妈优选
2019-05-07 19:51

刚开始怀孕的时候,经常碰到老人、同事指导说:孩子一哭就抱是不对的,让他自己哭一会儿,否则以后会养成坏习惯,就放不了手了。大家似乎认为,宝宝被抱得太多,就会越来越希望抱。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的啼哭被长期忽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被关爱、渐渐地他便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对这个世界世界产生不信任,以后就会特别缺乏安全感,会产生一种依恋障碍。对于小孩子来说,他想从妈妈的怀抱那里获得的仅仅只是安全感,从心理学方面来进行论证的话,妈妈为什么在孩子哭的时候要去选择抱宝宝有这几方面的原因的。

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错!妈妈及时给予温暖的怀抱,孩子心理更健康

1.啼哭后的拥抱是宝宝和妈妈之间建立安全依恋的关键过程

随着婴儿慢慢地成长,他们会慢慢对母亲产生依恋,孩子的啼哭是让妈妈抱的一种暗示。其实这种依恋就如同对乳汁的需要一样重要,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母婴之间相对比较安全的依恋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宝宝的大脑体系的神经网络,相反,相对不安全的依恋联系,会妨碍小孩子的大脑皮层去建立新的神经元突触。

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错!妈妈及时给予温暖的怀抱,孩子心理更健康

2.啼哭后的拥抱能给予宝宝安全感

婴儿对世界的感知仅仅停留在触觉,婴儿需要的是母亲时刻在自己身边从而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如果宝宝长时间的啼哭,而此时当母亲的不能给予及时的拥抱,慢慢宝宝就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丧失自主性探索能力,对任何事情产生消极怠慢的心态。

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错!妈妈及时给予温暖的怀抱,孩子心理更健康

3.啼哭之后给予宝宝拥抱会提升宝宝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研究院一项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的最开始的几个月里,如果妈妈在适当的时候对宝宝的啼哭给予了适当的回应,宝宝长到18个月时,他的语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发展的会相对更好,宝宝长时间的啼哭,如果宝宝持续大声哭泣的时间总计超过三十分钟的话,婴幼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就会受到损坏,可能会导致出现认知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对宝宝的未来成长有着巨大的隐患。

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错!妈妈及时给予温暖的怀抱,孩子心理更健康

4.父母要注意没有无缘无故哭闹的孩子

孩子如果经常莫名其妙的哭闹,作为家长务必要引起相当的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哭闹,先要了解孩子是否是饿了?是否要换尿布?检查一下是否是发烧?是否因太冷或太热引起的不适?还是单纯的只是让妈妈抱?根据宝宝出现的情况再去有针对性的解决。

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错!妈妈及时给予温暖的怀抱,孩子心理更健康

蒙台梭利教育中曾讲过类似的道理:“每一种性格的缺陷都是来源于儿童时期经受的某些错误的对待”,作为跟宝宝最亲近的母亲而言,最好的关爱就是了解孩子,懂得孩子,最后值得各位宝妈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总是在深夜里大声啼哭,亦或是睡眠很轻浅,常常会出现四肢和头部胡乱抖动时,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去医院进行一个彻底的检查,是否是缺钙等微量元素导致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