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围生期的都需要保健什么?保健的目的是什么?

文 / 微知健康
2020-12-21 18:27

妊娠28周到新生儿出生后7天,这段时期为围生期。围生期保健应从怀孕初即开始,甚至婚前保健都与围生期有关。加强孕期的监护,为了提高孕妇及围生儿的健康,尤其是高危妊娠的预测及监护,除一般的诊查手段外,还需采用妊娠图(宫高、腹围的测量,自我监护胎动、胎心)、B超、胎儿心率与子宫收缩的电子监护、羊水胎儿成熟度的测定、胎儿胎盘功能测定、胎儿血气测定等。

借助以上监测即可积极预防及治疗妊娠的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又可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如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必要时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理。加强分娩监护,分娩无论是对孕妇来说,还是对胎儿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要严密地监护产程,借助产程图监测宫缩、宫口开大、先露部下降、胎儿、胎动情况。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借助胎心、宫缩电子监护仪,及时了解子宫收缩时胎心变化,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并妥善处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出生7天内,尤其是生后第一天内的状况与新生儿的存活与健康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保健很重要。保健的内容包括,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新生儿复苏(心、肺监护,正压给氧等),新生儿护理、喂养及常见病的预防、诊治等。

产褥期保健,此阶段的保健工作主要是对孕妇而言,除要加强对孕妇的护理外,还应及时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保健目的,围生医学尚未诞生前,孕产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孕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死亡率。保健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诊断及治疗的质量。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求降低母儿死亡率,另一方面还要降低母、儿的患病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围生保健的重点放在深入了解妊娠、胎儿、分娩的生理,进行孕、产期的监护,及早避免各种异常情况的发生。随着围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围生保健的目的不仅仅限于做到以上两点,而且要保护母儿使其在生理、心理上都属正常。因此除降低母、儿的死亡、发病及残疾外,重点在于以妇幼卫生为前提,全面提高妊娠、分娩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围生儿的质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