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出人命了!愚昧地坐月子何时是个头?
前段时间,山东产妇三伏天“坐月子”中暑身亡惨剧让人触目惊心,刚生完宝宝,等待她的应该是和孩子相处的欢乐。
可是因为无知,只能以悲剧收场!

坐月子
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老一辈都说: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重生,是改变体质的最佳时机。想要以后身体好,就要乖乖听话,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刷牙不能下床不能吹风不能提重物……这些不能要统统做到!否则以后哪里不舒服,吃亏的是你自己。
这些话连我没生过孩纸的都听着耳熟!吓~之前身边的朋友坐月子抱怨的时候,我当时对这方面没有关注,也没接收过这方面的科普,只能对她们报以同情,以及对自己以后坐月子的恐惧……
我不大看新闻,这“产妇捂月子中暑身亡”的消息是从由妇产科医生撰写的坐月子科普文得知。被强烈得科普一番的我,不仅仅震撼于这消息,更触动到我的是自己的无知。同时,又很庆幸自己能够接收到这么重要的讯息。
和大家分享几个要点:
坐月子,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只要不对着人直接吹,定时开窗通风就行。
只要保证洗浴场所温度适宜,可以洗热水澡,建议淋浴。
可以吃盐!可以吃盐!可以吃盐!重要的事情要强调!如果让一个吃货每天喝着没味道的汤,没味道的菜,产后抑郁我想是跑不掉了。(这段好像是对自己讲的,捂脸~)专业人士告诉我们,只要是没有毒,想吃什么吃什么,咸淡适宜,适量且营养均衡就行。
躺床1个月?Say no!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肥胖等。身体允许,产后尽早下地活动。
接收到这么棒的科普,真的非常感谢。作为女生大多不可避免要经历生孩子这个鬼门关,真的太过不易。挺过来后,真的很需要这些科学知识保驾护航。
今天作为一个女生,我有把我接收到的重要讯息传递的冲动,让仙女们得知避免惨剧。作为一位牙医,我也想在自己领域上为仙女们产前产后口腔保健做出一份小贡献。
我国很多地方有“生一个娃,掉一颗牙”之说,传统习俗认为,产妇刷牙会引起牙痛病。
但事实恰恰相反!多少仙女秉持老传统,坚持不刷牙。一个月后,发现自己多了好多蛀牙,或者感觉牙齿有点松,或者之前牙不会敏感现在怕冷怕酸得很。之前有接诊一位年轻的仙女,吃惊她戴活动假牙已经好几年了,说是生完孩子牙齿掉了很多……心疼她的颜值……
为什么呢?“坐月子”期间提倡产妇多次进餐,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的机会增多。不刷牙的话,食物残渣仍然留在口腔内、牙缝里,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变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使龋齿、牙周炎、口腔炎等发病率大大增加,口腔感染也是产褥感染的来源之一,甚至因链球菌感染诱发风湿热、肾炎、心脏病。就其防病方面来说,产后刷牙比产前刷牙更为重要。

知识点!!!产妇在月子期间以及孕期的口腔保健方法:
①在孕期注意摄取钙营养,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使牙齿受到损害;
②养成勤漱口的习惯:产妇每次吃完东西都要用温水漱口;
③养成天天刷牙的习惯:刷牙前要用温水将牙刷泡软,每天早上和临睡前各刷 1 次
④养成选用含氟牙膏的习惯:选用含氟牙膏主要是抗微生物作用,从而起到防龋,减少菌斑与牙石形成以及脱敏的作用。
另外要强调的是,孕前一定要把口腔检查和口腔治疗列入准备事项,这非常重要。
对于牙病,只能在妊娠中期(4~6月)相对安全的时间治疗,其他时间只能忍着了……
而有时候智齿偏偏就是要在孕期刷存在感,遇到最多的就是孕期得智齿冠周炎,这时候谁也不敢去拔牙……有些准妈妈为了尽量少服抗生素或怕就医,炎症扩散,导致邻近间隙感染,张口受限,甚至引起早产或提前剖腹产。这点真的要跟仙女们强调下~
所以建议孕前3~6个月把智齿、蛀牙等问题统统解决。
孕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红肿出血,即妊娠性牙龈炎,是雌激素体内的反应。如果孕前就有牙龈炎或者牙周炎,那么在怀孕期间加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在常规治疗难以开展的情况下,孕妇会非常痛苦。严重者会出现牙龈的瘤样增生,导致妊娠期牙龈瘤。为了避免孕期过度紧张和口腔手术可能引起的菌血症对胎儿的影响,医生一般不会给孕妇做手术。
但其实在怀孕前,如果做好全口腔超声波洁治(洗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刷牙次数,彻底治疗好牙龈炎,牙周炎,则孕期的牙龈出血、增生、牙龈瘤完全可以避免。
最后,接收到保健信息的仙女们,希望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能“踢走口顾之忧,享受好孕时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