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有乙肝,可能传染给宝宝?怎样才能阻断母婴传播?

文 / 走进育儿
2021-06-11 18:2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妊娠后,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

首次检测肝功能正常者,如无肝炎临床症状,每1~2个月复查1次;

如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不超过正常值2倍(<80U/L)且无胆红素水平升高时,无须用药治疗,但仍需休息,间隔1~2周复查;

如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80U/L),或胆红素水平升高,需请相关专业医生会诊,必要时住院治疗,严重时需终止妊娠。

新生儿的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最重要的两个策略是采用联合免疫和宫内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和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简称联合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在出生后12小时内于不同部位肌注乙肝疫苗10微克和HBIG(剂量≥100国际单位),在满1个月、6个月分别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在末次接种后1~2个月时检测乙肝两对半,如果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乙肝表面抗体)均为阴性,则需要再次接种3剂乙肝疫苗。

联合免疫接种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率高达95%,仍有5%以上的婴儿联合免疫阻断会失败,母亲高病毒载量的母婴传播力高达8%~30%。

乙肝妈妈所生婴儿发展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所以,对可能潜在免疫失败的,特别是高病毒载量的母亲,要阻断母婴传播应该预防宫内感。

乙肝妈妈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建议高病毒载量母亲采用选择性剖宫产。采取正规预防措施后,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乙肝E抗原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98%~100%。对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均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85%~95%。如果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仅采用疫苗预防,总体保护率仅为55%~85%#哆咖医生超能团##埋头加班苦了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