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刷爆全网,你愿意生吗?其实,80%的人都忽略了
前段时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未来有可能老龄化严重。
为解决人口老龄化,我国近期将出台一项重要举措——提倡三孩生育政策,鼓励大家生育。
也就是说,一对夫妻,现在允许生育三个孩子!还有配套支持措施!
这对于那些原本就想生孩子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好消息。不过,要想生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那就不是件“耍嘴皮子”的事情!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如何健康生育的相关话题~
生活中,很多已婚人士常常会面临家里长辈的“疯狂催生”。
其实,他们也不是完全不想生,只是考虑到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亦或者是生育对生活上的一些影响,不知道是该早点生好,还是晚点生好。
可如果你们早晚都要生娃,那有些东西真得提前了解清楚~
1、早点生孩子,好处多
据中国新闻网相关调查显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时间是在20岁到35岁之间。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时间段的女性生育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是生殖力最为旺盛的阶段,影响健康的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而且,早生孩子,还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比如我们最常听见的乳腺癌。
据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做过相关调查,发现怀孕会改变乳腺细胞,使它们变得完全成熟,不容易受到致癌物质化的影响,而且怀孕还会导致荷尔蒙的变化,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而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就是将医学上的各种“不良结局”发生率降到最低。
图片数据来源: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过早或过晚生孩子,风险都会较高,但20—35之间的年龄数据,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对较低,而超过35岁之后,发生疾病的概率就越大,比如产后感染、孩子体重低、早产等等。
客观来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在下降,卵巢功能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就很难排出优质卵子,卵子中染色体畸变的机率也会增大,容易造成流产、难产或者畸胎等。
再者说,早点生孩子,身体机能恢复也快,也不显老。
这是因为女人的皮肤,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胶原蛋白相对丰富,但到了三十多岁时,就会开始明显老化(ps:有钱做美容保养的,另当别论~)
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且不止一个孩子,建议早点做规划,早点生娃~
2、太晚生娃,需要做哪些准备
大部人不着急生孩子的原因,是他们希望自己生孩子是因为身心和经济都准备好了,而不是出于家庭或者社会的压力,却也往往因此,而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当然,这并不是说,太晚生的孩子就一定不好。
就算你过了最合适的年纪,只要你做好以下几点,也能生出健康的宝宝。
比如,要学会科学备孕,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去做一些体育锻炼,去优化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脏功能,减少妊娠合并症的发生,还能缩短产程,防止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现象,当然,这个锻炼要保持适度原则~
除了从自身的身体下手,还要重视医学上的检查。
建议在备孕前去医院做个检查,然后看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再开始科学备孕,这样,还能产前检查的过程中,早期检出、早期防治,也可以使某些危险因素相应降低。
总之,生孩子不是一件盲目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孕妈跟宝宝的健康~
二、怎样生个健康宝宝,方法很重要拥有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对家庭来说是一种福气。
那么,怎样才能生个健康的宝宝呢?以下几点,需要重视起来~
1、戒烟戒酒,远离不良环境
吸烟、喝酒伤害精子,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有瘾的人,最好戒掉半年之后再考虑要宝宝,这样才可以保证精子的质量,从而保证宝宝的健康。
除此之外,还应远离一些不良的环境,比如公共吸烟区,酒吧,辐射,污染等场所~
2、合理饮食+锻炼,优化身体素质
尽量不要挑食,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合理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还有,要坚持运动,少熬夜,提高身体免疫力,毕竟,父母的身体健康了,生出的宝宝才能健康~
3、定期检查,不要少
生活中,很多婚后的夫妻都认为自己很健康,也就不把检查当一回事。小编建议备孕夫妻最好做孕前检查,因为很多影响备孕的因素表面上是察觉不到的,另外,很多遗传性疾病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关键还是在于预防。
而且,怀孕后的相关检查也要做,这样才能及时关注宝宝和准妈妈的身体状态~
4、不要过分焦虑,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心态对生育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每天感觉自己压力很大,心情郁郁寡欢,这样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所以,双方在准备怀孕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美好的心情去迎接宝宝的到来。
怀孕的开始,就意味着准妈妈的“苦修”生活也要开始了:
吃的要多加注意,喝的要多加注意,走动一下也要多加注意,甚至,连“生命大和谐”的运动啪啪啪,也会被告知危险,应该“禁止”!
难道怀孕后的那些事儿,真的不能做吗?
1、有了娃,就必须忌口?
其实,怀孕期间没有明确的饮食禁忌,食物只要做到干净、卫生、成分来源可靠,基本都可以适量食用。
像火锅、奶茶、腌制类食物、高热量食物,偶尔解解馋可以,但不要多吃,总体的原则是多吃干净的、新鲜的、添加少的食物~
2、怀孕后就不能化妆了?
可以化妆,但要格外注意使用的护肤品、化妆品不能含有多种蜡质染料、酒精、激素、化学成分等等。
因为这些成分都是孕妇不能接触的,所以,爱美的孕妈,建议选择没有刺激性的护肤品和彩妆用品,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对胎儿的伤害~
3、多补充DHA,孩子更聪明?
其实,DHA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神经发育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有数据显示,不缺乏DHA的宝宝智力相对的发育更好。
但大家也不用神话它的作用,因为DHA它在我们饮食当中无处不在,含量比较丰富的就是深海鱼类。
如果你每周都有吃深海鱼类,也等于补充DHA,但现在因为疫情防控,或者害怕有污染无法靠食物补充的原因,建议按照医生建议的办法,去额外的补充一些DHA。
4、很想“带球运动”,又害怕?
怀孕了,就不能夫妻运动(ps:啪啪啪)的原因,主要在于:害怕伤到宝宝。
实际上这是个误区,因为宝宝是在子宫里,而不是阴道里。
所以,只要避开孕早期3个月和最后3个月的非常时期,孕妈是可以和老公进行“适当运动”的(ps:方式方法很重要,毕竟重点是适当啊~)。
好了,小编要说回“正经”的运动了!
孕期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走,不仅有利于妈妈控制体重、顺产,还能预防巨大儿的发生,也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而且散步、慢走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很适合孕妈妈们~
四、如何面对生娃后的变化?每个妈妈生娃后,就需要承担孩子出生后“妈妈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心理变化以及一系列产后问题。
比如,产后后遗症(漏尿、松弛)、身材难恢复、产后抑郁症....
先别慌,这些让人害怕的变化,都有解决办法。
1、大腹便便,身材不再
生娃后,很多妈妈肚子上会长了一圈肉,身材严重走形,苗条身材不再有,有的妈妈还可能会患上一系列的“产后后遗症”!
而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就是:怀孕会把女性的盆底肌和腹直肌一起撑开,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妈妈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带来各种产后问题。
更可怕的是,有些妈妈误信谣言,比如:不敢洗澡洗头、不敢下床运动、各种大补等等,导致产后恢复期变得漫长......
实际上,产后反而更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也需要均衡饮食(PS:瞎补没有用,只会让人长肉....),保证营养充足,另外生娃后,也需要适当的做一些产后修复运动,才能早点恢复是身体健康和身材~
2、心情不佳,容易抑郁
有些女性在生了孩子以后,会感到开心和幸福,但也有的人,生娃后会出现一些抑郁症状: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沉、整天想哭等。
据中国精神科研究协会调查显示:高达80%的妈妈都曾有产后抑郁的倾向。
至于为什么这么高发,原因大致是这几种:产后雌激素的急剧下跌,加上产后睡眠不足、身体过于劳累、以及夫妻关系不和谐、婆媳关系有矛盾等各种因素,导致妈妈身体和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产后抑郁这件事上,疗愈需要从了解开始,而产后的抑郁症的出口有这几种办法:
家人和丈夫应该要多关心自己的妻子,少点要求,多点互帮互助,就可以缓解她的很多压力。
妈妈要学会自我疏导,适当的调整自己,不要过于焦虑,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多调节、放松自己的情绪,给自己找心灵的窗口。
及时就医很关键,要是长期出现抑郁情绪,且无法缓解,那就需要去寻求医生专业的帮助。
总之,每个妈妈都不容易,身为家人的我们,应该多给妈妈一些关心,对她们仁慈一点、宽容一点,她们不是超人,只是拥有妈妈身份的平凡女性啊~
以上健康生育的知识你们get了吗?赶紧收藏起来吧!还有,千万别忘了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