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孩子的心声:最美好的时光,是父母没有智能手机时的陪伴!
作者:桐桐妈
前段时间,“你最怀念几岁时的自己”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
带着几分好奇,我下拉网友们的回复。
- 有想回到爷爷奶奶都健在,无忧无虑的乡下生活的;
- 有想回到爸妈没离婚,家庭完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
- 也有希望能回到学生时代,重新再努力奋斗一把的....
众多留言,有一条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最怀念父母没有智能手机陪伴时的自己!
是啊,如今,手机成了多少对亲子间的“第三者”,父母爱手机之程度,很多时候,真的不亚于孩子。
手机,拉近了我们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也推远了我们与孩子最亲近的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饭前习惯性用手机“验毒”;睡前必须玩会手机才能安心入睡;就连上厕所,没有手机仿佛都不能正常如厕。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广告片,颇有感触:
男孩让妈妈看自己制作的玩具,妈妈正在和朋友煲电话粥,对着孩子着:“乖,自己玩啊!”
男孩转身又让爸爸陪玩,爸爸目不转睛地看着手机说道:“别闹!”
女儿让爸爸陪搭积木,爸爸一边看手机一边敷衍,结果把积木搭的房子弄倒了。
于是,女儿说:“我想做你的手机!”
爸爸惊讶地问为什么,她说:“你只爱手机,不爱果果。”
广告的旁白说道:总以为你一个人就会玩的开心,总以为和你说话就足够了,你却在我们的“以为”中渐渐长大;总以为每天陪在你身边就够了,你却在我们的“以为”里习惯孤独。

有教育专家一针见血地提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
有调查显示,当今有95%的成人会把零碎的时间用来软件、网购、看新闻以及影视剧,85%的家长承认孩子爱玩手机是受自己的影响,57.5%的家长会因为玩手机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
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亲子间相处模式。
世界正在惩罚痴迷玩手机的父母1、手机,让孩子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现实中,“冒着孩子的生命危险”在玩手机的父母不在少数,稍微留意下这方面的新闻,真的让人心有余悸。
- 2018年6月,湖南株洲一名3岁男孩遭货车碾压身亡,同行的爸爸在玩手机;

- 2018年7月,福州1岁女童因救生圈脱落溺水游泳馆,看护的妈妈背对着在玩手机;

- 2018年8月,北京双胞胎姐妹丧命青岛海域,妈妈在玩手机发朋友圈.......

这一起起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父母痴迷于手机。
父母明明就在身边,就因为玩手机,孩子陷入危险,也毫无察觉,多么可悲。
2、手机,让亲子陪伴质量远远不达标。
很多父母,会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己所能及最好的物质和教育,却恰恰忽视了,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孩子重视的从来不是父母是多大官,挣多少钱,他们在乎的永远是父母的关注与爱。
再富养,都不如爱养。陪伴的重心,在“伴”,而非“陪”。
你的手机里有精彩的视频和好玩的游戏,但是孩子的世界,只有你。

3、手机,无形中让孩子也成为新的手机党。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问题,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原件上。
父母长时间玩手机,只会让孩子也对手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长期玩手机会有哪些影响呢?
- 视力下降,户外运动减少,体质变差;
- 性格孤僻、敏感、易怒、沉迷虚拟世界;
- 人际交往能力差,阅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网上因为父母禁止孩子玩手机,孩子与父母恶语相加、大打出手;更甚者,跳楼、杀母的都有。
如果说这个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陪孩子的父母,那么,上面的一系列弊端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正在明目张胆地惩罚痴迷于手机的父母。

带娃不玩手机,玩手机不带玩。
我的同事现在都很了解我,下午下班至晚8:30,我一般情况下都是处于“失联”状态。
这个时间段,我不是单位员工,不是斜杠亲子文写手,而是妈妈。
我要给娃做饭,陪娃聊天,带娃出去玩,我要确保娃的安全,给予娃及时回应。
我也喜欢玩手机,我对手机的依赖也很大。所以,我带娃时,手机放包里不拿出来;带娃出门时,选择不带手机。
晚上出门时,娃和小朋友们玩游戏,我的眼睛盯着娃,身体随着广场舞的节奏扭扭脖子、转转腰,悠哉乐哉!
带娃时,不玩手机,是对孩子安全最基本的保障,是对陪伴孩子最起码的尊重。

不管你的工作多忙多么需要手机,不管你手机依赖症是多么严重,以下几个带娃时间段,请专心陪伴孩子。
1、带娃出门时,特别是幼儿。
因为父母玩手机,孩子发生意外的新闻不胜枚举,所以,当你带娃出门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真的,有时候,就看手机的一两分钟,孩子就出事了....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知道吗?
- 溺水的致命时间上是4分钟;
- 被衣物遮住口鼻窒息时间是3分钟;
- 车祸、触电.......也许只需要一分钟,甚至更短。
意外,往往就发生在你玩手机的那一刻。
为了孩子的安全,带娃出门时,请勿沉迷于手机。

2、下班回家后的一个小时。
孩子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回了爸妈回来。结果,你倒好,二话不说,葛优躺玩手机,试问,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会怎么想?
回家前,调整下心情,带着欢快的心情,回家,请先给孩子一个拥抱。
3、陪孩子写作业时。
有人感叹,陪娃写作业,除了肺活量飙升,其他都在衰退。保命重要,写作业啥的就任由娃随风飘扬吧!你写你的作业,我玩我的手机,和谐!
正确陪娃写作业方式,不是纠错,而是陪在孩子身边,看自己的书,或写自己的工作。给孩子一种学习气氛,营造家庭积极学习的浓厚气氛。

4、孩子睡前半小时。
睡觉前绝对是亲子黄金交流时间段,利用得好,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增加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还能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一天的生活快乐点滴,看看绘本,讲个小故事,来一场身体与身体,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新的一年,我立下一个flag,就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多有意义的事上。
和孩子在一起,放下手机,高质量陪伴孩子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