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这么年轻,再不搏就没机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让她看到了曙光
今年27岁的黄女士,至今还是伤心难过不已,因为轻视了一些指标,她不得已在当地医院流产了自己的第二个宝宝。不仅如此,还可能走上透析的道路。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治疗后,让她看到了曙光。
黄女士在怀大宝时,就险象环生。两年前,她怀第一个宝宝时,就出现了浮肿的情况,在怀孕30周产检时发现,血压高达180/120mmhg,同时合并蛋白尿,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在100umol/l左右,妇科医生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黄女士为了安胎,以及顺利生下孩子,就从单位辞职,全职在家待产。于是,在配合医生积极降压、严密监测胎儿情况下,她终于在怀孕36周时顺利剖腹产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产后复诊血压、肾功能都恢复了正常,黄女士因此掉以轻心,认为孩子平安落地,自己也没什么不舒服。每天忙于围着孩子转的黄女士,也没有把医生关于再复查一下尿常规的这些建议放在心上。
今年9月份,黄女士怀上了二宝,这让一家子欢天喜地。但是,还没有从喜庆劲中回过神来,他们就立即掉进了冰窟窿里面。黄女士去当地妇产科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她这次的血压比上一次怀孕还要高,最高有200/130mmhg,同时合并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g,血肌酐已经高达497umol/l。这次的问题比上次更严重了,当地妇产科医院医生叫来了肾科医生会诊,认为她的肾功能已经基本处于尿毒症状态,不能继续妊娠。在妇科医生的强烈建议下,她做了流产术,失去了第二个宝宝。流产后,她的肾功能并没有改善,外院建议黄女士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但是她还不甘心,于是辗转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
彼时,黄女士的病情还在不断进展中,血肌酐已经高达597umol/L, 虽然经过当地的降压治疗,血压已经基本正常了,但是血肌酐还在不断升高,由此可见已经不是单纯的降压可以解决了。肾病风湿科经管医师李秀秀进一步完善了黄女士肾脏超声以及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项目的检查,发现两个肾脏都已偏小,同时合并贫血、高磷,提示她的肾功能不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只不过她自己没有察觉。可以说,第二次的妊娠成为了肾脏病的加重因素,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如果仅仅基础治疗,黄女士必定要走上终身透析的道路。
“她还这么年轻”,李秀秀医生感慨“要是不再搏一搏,就没机会了”。肾病风湿科团队都非常重视黄女士的病情,经过严谨、细致的讨论,结合黄女士存在大量蛋白尿,且双肾并没有明显萎缩,认为她还是存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及中药治疗机会的,在充分沟通后,黄女士也认可了这一方案。经过一个月的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黄女士的尿蛋白明显减少了,肾功能也奇迹般的在好转,也因此避免了立刻行透析治疗。
但是,因为损害的程度已重,纤维化的肾单位无法恢复,无论医生多努力都无法逆转,黄女士的肌酐都不可能恢复到2年前的水平了。如果在生第二胎前能接受一次系统的产前检查,或是产后一年内有一次一般体检,或许都能早期发现自己的肾脏疾病,避免发展到尿毒症状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可能遇到和黄女士同样的情况呢?
这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鲁盈主任中医师给出以下两条建议:
1. 无论是否存在基础肾脏疾病的育龄期妇女,都建议在妊娠前、中、后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慢性肾病在早期非常隐匿,如果不接受体检很难发现,但慢性肾病的患者如果未经专科评估贸然妊娠,很有可能出现肾脏病急性加重,出现先兆子痫、子痫、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母亲和胎儿的预后。慢性肾病的患者在终止妊娠后,尿蛋白不一定能完全缓解,还需要前往肾病科继续随访观察尿蛋白趋势。
2. 并不是所有“妊娠期高血压”都会在妊娠后“自行痊愈”:大部分老百姓以为妊娠期高血压只要终止妊娠就会“自行痊愈”,但如果是既往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或者肾性高血压的妇女,并不会因为终止妊娠而摆脱高血压。故建议所有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妇女,都应在终止妊娠后继续随访监测血压,如血压持续偏高,应前往心血管科或肾病科进一步就诊明确原因及后续治疗。切勿因噎废食,担心使用降压药而不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