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晚饭花又叫紫茉莉,是妇科良药,孕妇却要忌服

文 / 吃喝玩乐皆养生
2017-09-17 05:09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芽,又香又白人人夸……

大家耳熟能详的《茉莉花》唱的是大家经常见到的白茉莉,这个季节还有一种紫色的茉莉正在盛开,也非常美丽!

紫茉莉也称野茉莉,有很多别名:晚饭花、胭脂花、胭粉豆、水粉花、粉子头、夜娇娇、夜晚花。

其实紫茉莉的外型一点也不像茉莉,但有淡淡的茉莉香,因其花朵紫红,香如茉莉而得名,是常见的观赏花卉。

野茉莉的“野”字它却当之无愧——因为随便丢几粒种子到土里,紫茉莉便生机勃勃地长出一大丛,并且年复一年扩大自己的领域。

紫茉莉因紫红色的花朵而得名,但它的花色丰富,常见的有红色、黄色、白色、杂色,夏季开花时,一株上密布着许多不同颜色的紫茉莉花朵,非常可爱美观。

紫茉莉花朵娇艳,清香宜人,常被种植在花坛、路边做观赏用,也可制作成盆景放在家中观赏。

作为中药,紫茉莉的最常见的药用部位是紫茉莉根,被收录于《本草纲目拾遗》,它的中药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块根。秋、冬挖取块根,洗净泥沙,晒干。

紫茉莉根的药效有很多,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①《本草纲目拾遗》:"去风,活血。治乳痈,白浊。"

②《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利小便,消水肿。"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妇女红崩、白带,疔癀,损伤及接骨。"

④《南宁市药物志》:"解热,缓下,破瘀,调经。治肺劳咳血。"

⑤《四川中药志》:"治劳伤体瘦,头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带。"

紫茉莉的根如果药用,还分为白花和红花两种,一般白花的紫茉莉用的更多一些

参考复方

①治淋浊、白带: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白带:白胭脂花根一两,白木槿五钱,白芍五钱。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红崩:红胭脂花根二两,红鸡冠花根一两,头晕药一两,兔耳风五钱。炖猪脚吃。(《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急性关节炎:鲜紫茉莉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⑤治痈疽背疮:紫茉莉鲜根一株。去皮洗净,加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自《中药大辞典》

紫茉莉不但根能作为中药使用,全草都能入药。一般以开白花者供药用。茎、叶多鲜用,随用随采。

它性味甘、淡,凉。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等功效。

根、全草外用治乳腺炎,跌打损伤,痈疖疔疮,湿疹。

紫茉莉的根、全草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汤外洗。

因为有活血的作用,注意孕妇忌服。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药用请遵医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