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为了生孩子3个月做10次手术,生下2.3斤早产儿后死亡,值得吗

文 / Youtube穿搭日记
2019-04-04 19:28


宝宝们晚上好~春光明媚的四月,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羊本来不想破坏大家的心情,但是看到这则新闻是又惋惜、又难过、又生气,总之是百感交集。

今天一条舍命产子网红病逝上了热搜,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8年 6 月吴梦接受了世界首例肺动脉高压产妇肺移植手术,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但病逝前却被主治医生说她是,“绑架医院,绑架医生”。

之所以被称为网红是因为吴梦多年前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引发肺动脉高压症。2015年她写过一本书是关于自己的病情,于是成了网红作家,在肺动脉患者圈子中有了不小的影响。

2018年1月,42岁的高龄产妇吴梦到江苏无锡市人民医院产科检查,医生给出得建议是终止妊娠。吴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引发肺动脉高压症。肺动脉高压意味着心脏已经没有力气将血液泵给肺,若不及时治疗,人会因全身缺氧而死,而怀孕则会加重这一切。

这种情况医学上是建议女性避免生育,更何况吴梦还是高龄产妇。

大家还记得羊之前写过纪录片《人间世2》里那些为了生孩子不顾自己生命的女性吗?患者吴莹和吴梦的情况很像。同样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和重度肺动脉高血压。

吴莹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得有个孩子。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坚持生下这个孩子。

虽然生下了孩子,但是在产后14天的时候血压和心跳突然降为零,再也没有醒来过。

吴梦和吴莹一样却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吴梦和前夫有一个孩子,离婚后孩子归前夫抚养。因为身体原因,第一个孩子是试管婴儿。 她收获了新的爱情后,吴梦自然受孕有了宝宝,并且孩子检查一切正常,她认为这是一种天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孩子生下来。

生病带来的痛苦几乎将她压垮,而新生命的到来是她继续坚持下去唯一的希望。

吴梦也想赌上一把,即使输了,也能提醒病友,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要轻易尝试生子。

但是医生认为吴梦有些盲目自信,这不是母爱,她只是想体验成为一个母亲的欲望。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想怀孕生子无可厚非,但是吴梦的坚持不仅是在破坏高质量生存的机会,也是在威胁自己的生命。病人看到的是成功率,医生看到的是死亡率。假如孩子生下来后就失去了母亲,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吴梦拒绝了医生终止妊娠的建议,她希望能够把孩子生下来,于是她专门写了一份免责声明。

产前吴梦还录了一个鼓励其他病友的视频,称如果自己这么高龄、超高压的孕产妇能生产成功,其他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结婚、不敢恋爱、不敢生孩子的呢?

怀孕初期,吴梦在早孕的强烈反应和肺动脉高压引发的咳嗽声中度过。随着孕周的不断推进,吴梦的心肺负担越来越重。

医生们紧急为她实施了剖宫产手术,婴儿被取出时,只有2斤3两。

由于是早产儿,孩子一直被放在保温箱里。

剖宫产手术三天后,吴梦的心脏出现了骤停。主治医生陈静瑜决定对吴梦进行心脏修补同期双肺移植。这成为世界首例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产妇“心脏修补+双肺移植”的成功手术。

手术成功后,吴梦将自己成功生子的消息发布到网络上,医学奇迹和母爱的伟大让人感动不已。

她高调宣布自己生子无疑是给患者们一种”希望“,但这种希望无疑是不理智的。让社会对肺动脉高压的误解更深,让更多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被迫拼死生育。不该为不理智的爱推波助澜。

但正是这件事,让主治医生陈静瑜无法保持沉默,他认为吴梦冒险生子是“以爱的名义,绑架了医院、绑架了医生”。希望仅此一例,今后永远不再有。

虽然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一心赴救是天职,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一心求子的同时又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对于医生和医疗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但是也有人认为患者可能缺少正确的引导,不管什么病,最终都取决于患者本身。只要患者愿意承担风险就可以。

虽然吴梦和孩子活了下来,但是吴梦术后还要面临排异、感染、支气管并发症等等各种后遗症。她曾在三个月做了十次手术,失血量超过了5000毫升。

尽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康复也不容易,但吴梦还是不后悔。

由于移植后容易受到感染,2018年12月吴梦再次住院。本来打算二次肺部移植,但是肺水肿情况持续恶化便放弃了。

期间医生嘱咐她要遵守医嘱,可吴梦对于医生抗感染用药极度不信任,并且还觉得手术化疗费用多,所以拒绝了用药治疗。

精神科医生会诊她有性格分裂,她也觉得只有神能救她,而不是医生。

2019年4月1日,吴梦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句号。留下不到1岁的孩子。

吴梦的离开令我们感到惋惜,却也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新生命的到来本该是充满喜悦,但是用一个生命的结束换取另一个生命的到来真的值得吗?她的选择看似伟大其实是在感动自己,对亲人是一种伤害、孩子也会一辈子背着愧疚。

电影《找到你》有一句话: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其实,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也不过是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而已。

无视医生的劝告,盲目自信,挑战科学,这真的够理智吗?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在于它的难以复制性,在这条路上不应该心存过多的侥幸。医学的进步是应该让人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更糟。

点个在看,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不要轻易挑战科学、挑战生命,多一份理智,少一些偏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