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剖腹产坐月子再煎熬,9条底线要守住,不然未老先衰
在以前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女人生个孩子就是过鬼门关,大出血,难产都成了产妇的催命符,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发达了,遇到不能自然分娩的,可以采取剖腹产的分娩方式,大大降低了难产产妇的死亡率,不管怎样经过分娩,很多产妇真的是累到虚脱,精力和体力也是消耗了大半,就需要坐月子来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慢慢的补充产妇的体力和精力。

顺产虽然需要经历漫长的几小时的剧痛,但是熬过以后,身体恢复起来会非常的快。可是剖腹产就不一样了,剖腹产毕竟是产妇经历了一场手术,产妇的子宫会被手术刀划开一道口子,这个过程虽然打了麻药,产妇们自己全然感受不到,但是产妇身体恢复非常慢,产后恢复至关重要!坐月子可以调理身体和心理状况,月子坐好与做坏与产后几十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果月子期间错误的调理及生活护理方式,会影响内脏及身体机能恢复的功能,进而影响身体恢复,落下这疼那痛的月子病。所以剖腹产坐月子期间再难熬,9条底线要守住,不然不仅落下一身病还会未老先衰。

手术结束以后产妇更需要的就是好好休息,但是卧床期间睡姿很重要的,如果产妇自己不注意的话,刀口随时可能会开裂,或者伤口会感染到细菌。剖腹产后,产妇最好采用这样的“睡姿”,有利于伤口恢复,别大意。
术后6小时以内
刚做完手术这个时候就是平躺,医生会告诉产妇平躺的时候千万不要枕着枕头,要把枕头拿掉,整个人在床上朝天平躺好,让肚子上的肌肉舒展开来,防止伤口被压迫或者挤到,从而导致疼痛,有利于伤口恢复。
注意;而且这时如果感到胃不舒服头微微侧外,防止呕吐物上逆进产妇的气管里。
术后6小时以上:

六小时一过,产妇们可以把自己的姿势调整为侧躺,并且稍微蜷曲身体。这样更有利于体内的毒素垃圾给排出来,就是恶露。采取这个姿势不会拉扯到产妇的伤口,有利于伤口恢复。
在家坐月子时:
在家里坐月子的那个阶段,身体虚弱的产妇全天会花上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卧在床上,这个时候躺着的姿势就非常重要了,事关刀口恢复的快慢。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侧卧了几个小时以后,再换成仰卧,这样有利于伤口恢复。
第二点、剖腹产坐月子30天不够
同样是生孩子,剖腹产和顺产,绝对不一样!不光是生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忍受的痛苦不一样,连恢复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人坐月子,不管是顺产和剖腹产,觉得30天足够了,这也是传统坐月子的习俗。然而,医生建议,剖腹产产妇,坐月子别少于这个时间!30天不够,子宫还没恢复!
剖腹产手术,这么大的创伤,而且手术刀划开了子宫,跟顺产的相比,剖腹的产妇,除了皮肤恢复、恶露排出之外,剖腹产伤口愈合、子宫愈合,占用一定的时间。想要子宫健康,必须耐心一些。按照严格要求来说,需要56天,但56天包括身体和心理的调养。具备条件的,不需要那么久,但只要剖腹产,想要身体恢复的好,希望坐月子时间,不要少于6周,也就是42天!
第三点、适当活动,不憋尿憋便
剖腹产后麻醉退去,伤口的痛感会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很多人因为痛感更多的不愿意动,下个床,上次厕所像是经历一场生死较量,尤其更是不敢排便,排便的时候腹部会不自觉用力,这样就会牵拉到伤口,疼痛就会加剧,造成很多产妇在最初的一星期内,都是憋尿憋便的,这样长期不排便会滞留一部分大小便在体内可能会产生尿潴留等病症会更加的痛苦,因此一定不要不敢排便,多喝些水,吃点新鲜的蔬菜,有利于肠胃蠕动,帮助尽早排便。

另外还要及早活动
产后的15天之内,产妇应该以卧床休息为主,静养身体,这段时间剖腹产伤口恢复的同时,相关器官也在快速恢复,可以在室内适当走动走动。
产后15天到30天之内,产妇应该以卧床与下床走动结合,注意多休息,多补充营养,促进产后恢复,这个时候除了走动之外,还可以做些不费力的家务,比如给宝宝叠个衣服等等。
30天以后,仍然要睡眠充足,不可劳累,做好产后恢复的最后巩固。
第四点、饮食分阶段,前半个月不可大鱼大肉剖腹产要比自然分娩恢复得慢些,所以对饮食营养的要求也比自然分娩高, 手术后不久的新妈妈,也不能过早地喝鸡汤、鲫鱼汤等这类油腻的肉类汤和催乳食物。等到手术后7~天再食用,才能真正起到滋补的作用。
分阶段性进补;
第一周:清除恶露、促进伤口愈合猪肝可助排恶露及补血,是最好的固体食物选择。
维他命C有助伤口愈合。
第二周:防治腰酸背痛,主要增强骨质和腰肾的功能,恢复骨盆。饮食可第一周。
第三、四周:滋补调养。可以开始进补,补充营养、调养体力,补血、理气,预防老化,帮助女性恢复肌肤的光滑与弹性。经过第一周的“排泄”及第二周的“收缩”后,第三周起可以开始吃调理产后体力最佳的调养品和进行催奶。
注意;
1、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
2、术后6小时未排气可进食温开水,以刺激肠蠕动,等到排气后,才能进食。未排气期间请勿食用普食,如煮鸡蛋、炒菜、肉块、米饭等,请勿食用甜食,包括巧克力、红糖水、甜果汁及牛奶,以免引起腹胀。
3、排气后可进食食物,但应遵循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接着向软质食物、固体食物渐进。为了促进乳汁分泌及减少产后便秘,产妇还应进食的同时多喝汤、汁,多吃蔬菜及水果,有助产后保养,产后恢复等等。

提醒;术后进食不宜多吃鱼类食物。据研究,鱼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有机酸物质,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妨碍术后止血剂伤口愈合。
第五点、伤口护理,表皮没有愈合前不能沾水剖宫产后对于伤口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牵一发可动全身,伤口首先一定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避免伤口红肿,导致感染。术后两周内切忌弄湿伤口,一旦伤口出现局部红肿,热、开裂等现象,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又或者是全身发烧等,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及时消毒,注意局部卫生。
避免伤口感染首先一点就是洗澡,就是再爱干净,最起码在产妇伤口拆线前和伤口表皮没愈合之前都不要淋浴,当然不是说不洗澡,主要前期是以擦浴为主,待到伤口恢复的比较好的时候,再进行淋浴,同时要助于用防水的疤痕贴可以有助于保持伤口的干燥,避免出现碰水化脓的情况。

疤痕护理;刀口处贴上美容胶和纱布,这一般是医院提供的,爱干净的妈妈也要忍受一个星期不要洗澡,刀口不沾水好的更快。勤快的妈妈想要刀口不留疤,就记得勤按摩伤口,等伤口长全结疤了再进行,按摩有利于皮肤弹性的恢复。
第六点、剖腹产盆骨没开?有好多人认为剖腹产宝宝没有经过产道出生,盆骨就没开,剖腹产只不过是在肚子上切了一刀而已。这种认知真是太愚昧了,因为你的宝宝在子宫里,不管最后一那种方式出生,到了孕晚期骨盆都会扩张,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准备,进行剖腹产的妈妈们总是容易认为骨盆不容易出现问题,其实剖腹产的产后骨盆也是打开,成松弛状态的。所以剖腹产的妈妈要和顺产的妈妈一样,必须在产后及时帮助骨盆闭合。
产后的骨盆闭合很重要
1.影响盆底,会引起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脱垂、阴道松弛;
2.骨盆没闭合容易进入湿气、寒气,引发盆腔炎、附件炎、反复阴道炎、盆腔积液;
3.提高敏感度,骨盆收紧3cm、阴道缩紧1cm,可以提高性生活质量。改善大pp同时可以收获美满的夫妻生活。
产后骨盆修复除了自身的修复能力之外,也可以做以下3动作帮助恢复;



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剖腹产后肚腹内的恶露相较于顺产的产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排干净,因为产妇不光肚子上挨了一刀,子宫里面也被刨开,对元气损伤非常大,子宫恢复不好的话就会造成子宫蓄脓,危及生命,因此,即便在坐月子保养非常不错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60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同房。

性生活对于夫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产妇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恢复情况,有的在满月后可能恶露还会淋漓不尽,这个千万不能进行性生活,避免出现产褥期感染或者是慢性盆腔炎等情况,为安全起见,一定要等到2月后,恶露完全干净后,因此想要性生活的产妇一定要知道可能会带来的不好的一面,会影响身体的恢复,为健康留下隐患。
第八点、要想腹部不臃肿要及时管理腹部
这个收腹依是必备的,真的不错,撑大的肚子恢复的很好。月子里就开始穿了,一个多月肚子就平了,连婆婆都羡慕呢。
第九点、注重子宫的恢复,观察恶露
生育身体变化最大的就是子宫,而剖腹产对于子宫来说就更加“残忍”了。在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时还要挨一刀。子宫从原来的拳头大小被一点点撑大,等到孩子生出来以后,子宫里面还会有恶露残留。如果产后恶露排不干净的话会影响子宫的恢复。而想要及时排出恶露,产妇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a\多休息、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多劳累
产后排出恶露,多休息是很重要的,如果休息不好的话,可能会导致恶露很长一段时间都排不干净,一直都有残余。产后子宫比较脆弱,需要休养,过度的劳累不但影响子宫恢复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这一点一定要避免。
虽然产后需要多休息,但并非是一动不动。剖腹产拔尿管后就要及时下地,稍微走动。月子里也不要一直躺在床上,经常下地活动活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加速恶露的排出,及时排干净恶露,子宫也能更好地恢复。
b\注意睡觉的姿势,尽量保持侧卧,避免缩成一团
产后想要及时排出恶露,睡觉的姿势也要注意。月子期间,宝妈最好采用侧卧睡觉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对于盆骨的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可以促进体内恶露的排出。尽量避免仰卧尤其是蜷起腿缩成一团的姿势睡觉,这样的姿势不利于体内恶露的排出。
c\私人卫生护理好,尽量保持干净干爽,避免细菌滋生
产后想要恶露及时排出而且又排得干净,卫生也是很重要的。宝妈产后私密地方要及时清理,尽量保持干净干爽,产妇卫生巾以及内衣物都要及时更换,私人卫生这方面做得好了,可以有效的避免细菌感染,这样恶露可以尽快排出,不容易感染妇科疾病,子宫也会更健康。
产后恶露正常代表子宫恢复的情况

反之如果有什么异常就是提示子宫恢复的不是很好,就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