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产妇腹部还有个鼓鼓的硬块怎么回事?是这个东西没有排出
按常理来说,随着腹中宝宝的娩出,产妇的肚子会随即松弛变小,身体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不过,生活中却有许多的顺产新妈妈,在用手抚摸自己的腹部时,却还会摸到一个鼓鼓的、很大的硬块呢,于是一些新妈妈就会有疑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东西没排干净吗?

其实,分娩后腹部还有个鼓鼓的硬块,也是很正常的事。要知道,我们的子宫经过一个漫长的孕期,会变化很大,原本躲在盆腔内的子宫,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底逐渐上升至上腹部。而且,往往会由孕前的50克左右大小,而增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左右大小了;并且,这个时候子宫的宫腔,也会由原来只能容纳12~20毫升的容积,而不断地增大到可以容纳:3000克左右的胎儿,1000-1500克重的羊水,以及500克左右重的胎盘呢。因此,整个孕期,就是子宫与宫腔增长而变大的一种过程。

那么,等到胎宝宝和胎盘先后娩出之后,子宫会立即下降至肚脐处,这时子宫的体积就会随即地很快地缩小到胎头那样大小了。而且,子宫收缩越好,就会变得越硬,成为一个鼓鼓的硬疙瘩。这样,在刚完宝宝后的松软的腹壁外,我们就能明显地摸到自己的“子宫”了。

并且,一些敏感的新产妇还能时而感觉的疼痛感,这就是没有完全恢复好的子宫,但这也很正常,不必过于担心。 所以新妈妈可以在产后最初几小时内,经常按摸子宫,以刺激它的快速收缩。

关于产后子宫收缩硬块,可以用这个方法护理:
在产后最初几小时内,新妈妈可以先将自己的双手搓热,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子宫,以刺激它不断地收缩。并且,在产后一周,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最好能按摩子宫一次,以巩固效果。如果摸到的宫体越硬越好,直到子宫变硬,就是恢复正常了。

不过,有二种情况还是应该多注意:
一、在产褥期满了,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团东西,就要小心了,这可能就是“子宫收缩不良”的现象了。
二、一些产妇如果长子宫肌瘤也,有可能导致子宫摸起来有一个小硬块。
因此,有上述两种情况的新妈妈,一定要进行产后检查,及进去医院就诊,以避免危险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