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有多考验妈妈?新手宝妈的亲身经历:感觉自己丢掉了所有尊严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从古至今,怀孕生产一直是女性人生的必经过程。
正因如此,大部分人打心底里认为这是女性的天职。包括生过孩子的人,面对其他孕妈生产时的痛苦与无助,也会习惯性说一句:没什么,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其实产妇想要的并不多,不需要大家夸赞她多么勇敢、为母则刚,只是希望在痛苦难忍的时候,能得到安慰与重视。
分娩有多考验妈妈?不仅身体要承受剧痛,精神上的伤害也不能忽视,产后抑郁其实都是有根源可循的。
产后一位宝妈的自述:生次孩子丢了所有尊严
前两天上网时逛到一个帖子,看完感觉内心很不是滋味。这是一位宝妈生产经历的自述,而她情感上经历的打击,也让大部分宝妈感同身受。
这位宝妈由于胎心监护不合格提前住院,从住院到孩子出生的短短两天时间,简直度日如年。
当时医院已经没有病房,她只能住在楼道,期间的检查输、液乃至吃喝,都要受到走廊里来来回回人们的注视。
强烈的宫缩让她根本无法睡觉,打了催产素之后,爬楼梯爬到出血,才开到一指。
疼痛难忍时叫过两次护士帮她做检查,最后都是护士骂骂咧咧地说道:还没开到三指呢,哪有这么疼?

到了晚上空出一个床位,她才得以进病房。宫缩实在太强烈,怕打扰别人睡觉,只能把被角塞进自己嘴里。
当时医护人员也比较忙,在她身边走来走去,熟视无睹。如果喊出声,还会招来几句不耐烦的责骂。
后来隔壁床又进来一个产妇,脸中风有些歪了,我们都盼望着开到三指时打无痛,结果护士不悦地告知:“哪有无痛?麻醉师不在,再说你俩也打不了。”
后来医生过来才知道,因为那位产妇脸部中风,麻醉剂对她而言有危险;而我胎心监护的结果不太好,也不适合打无痛。
绝望的我恳求剖腹产,但医生和护士都表示满足顺产条件最好顺产,除非转到私立医院。
想起之前陕西一位产妇跳楼的新闻,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她跪在地上求老公和婆婆签字同意剖腹产,被拒绝后跳楼自杀的决定了。

最后这位妈妈说道:生次孩子感觉丢掉了所有尊严,我知道医护人员每天要接待很多产妇,早已习以为常,也的确是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安全考虑。但对自己来说,人生第一次生孩子,这种恐惧与无助的心情,确实很希望得到理解,而不是指责和怠慢,这样至少还能觉得自己有尊严。
分析
这里所说的尊严,其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羞耻心。
尽管孕育宝宝是一件伟大的事,但产检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尴尬事,仍然会让她们觉得难堪,比如备皮、内检,甚至在产房内大小便失禁。
而浑身的疼痛感,让你无法保持镇定和素养,会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直到最后在涕尿横流中成为一名伟大的母亲。

评论中还有很多网友的亲身经历让人感慨:
一位宝妈说,剖腹产时医生解开衣服检查心跳就走了,自己动不了,最后过了好久麻醉师才把衣服拉下来帮她盖住。
还有宝妈说,插尿管、产后上厕所,这些也全都是不堪回想的经历。
产妇需要的是什么?
1)医护人员的温柔
医生和护士每天要接待众多产妇,分娩这件事对他们而言见怪不怪,可以理解。
但如果碰到一无所措、恐惧的准妈妈,你们的温柔可能会让他铭记在心底,感激一辈子。
产妇的情绪极其脆弱,请尽量不要让他自我怀疑,形成心理阴影。
2)家人的爱护
最应该对产妇负责任的是家人,要知道孩子毕竟不是产妇一个人的。

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都要经历巨大的苦。哪怕无法对这种疼痛感同身受,也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除了给予心理安慰之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向产妇表达爱护,这会让她们更有信心面对将要发生的事。
3)适当的心理准备
产妇分娩经历尴尬是不可避免的,医生或护士站在专业的角度上给产妇建议,值得感激。
因而,产妇也要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产前的心理准备,尽量配合医生。承受能力强,自己才会少受罪,很多事要看得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