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分娩时,除了痛感,还有一种感觉很强烈:冷到发抖
都说女人生孩子是“十级痛感”里的最高级,对于这种疼痛感已经有了很多的描述,但除了“痛”以外,生孩子时还有另外一个不适感却很少被提及,那就是冷。
不少有过生娃经历妈妈妈妈表示,产房里温度很低,生娃的过程冷到全身发抖,是除了痛感之外最强烈的感觉。
案例
闺蜜小青怀孕十月,马上就要生产了,在权衡再三后,为了对宝宝更好,还是选择了顺产的方式。
对于顺产的疼痛感,她一早就做了功课,上网看了很多别人的经历,也问了生过孩子的朋友,所以当
宫缩的疼痛感袭来时,她还能冷静地承受。

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后,终于满足进入产房的条件了,一切都按照小青预料到的进度在发展。
进入产房几分钟后,小青被要求躺在分娩台上
,身上的衣物按要求脱去,这时的她出现了一丝凉意,冷飕飕的。
起初,小青还以为是自己太过紧张,心里发憷,所以感觉到有些冷,可不一会,她就注意到旁边助产士腿上
露出了半截“厚打底裤”
,这个季节本不该穿这种衣服。
此时她才反应过来,
或许不是自己太紧张,而是产房里的温度真的很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感温度越来越低,虽然自己很努力地生娃,忍受阵痛,可她却感觉不到额头出汗,反而有些“牙齿打颤”……
“医生,我有些冷,可以盖床被子再生吗?”
“已经看到胎头了,再加把劲,产房冷是很正常,温度低才利于分娩,别怕再加把劲就成功了……”
终于得到了医生的正面回复,
果不其然,产房的温度,是医生故意调低的
,这在之前的备产功课中可没遇到,可是已至此只能坚持了……
终于坚持到最后孩子顺利出生,小青再也忍不住了,
医生把宝宝抱给她看都没心思细看,反而和医生要被子盖……
被推出产房后,见到老公的第一句话也是:
好冷,快推我回病房,加被子……
像小青这样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只是多数产妇生孩子时疼痛感占据了首位,所以冷得发抖这件事才很少被提到。

产房的冷有据可循,和三方面原因有关
一、体力消耗过多,失血过多
生孩子绝对是个体力活,第一胎的产程从开始发作到最后生下孩子一般都会长达十多个小时。
在这十多个小时里,产妇们在承受着阵痛的情况下,还要使出吃奶的劲儿生出孩子,这个过程很消耗体力,
通常产妇整个人都虚脱了,
身体里的热量储备都消耗完了,所以会觉得很冷。
同时在分娩的过程中,多少会出现失血的情况,
一旦失血,能量就会迅速消失,体感温度也会急速下降。

二、产房的温度偏低的原因
产妇觉得冷,不仅是主观上的感觉,事实上,所有产房的空调温度都会开得比较低,这样做是有目的的。
1)抑制细菌滋生
产房这样的地方最怕有细菌,而细菌最喜欢高温的环境,
低温有利于抑制细菌的产生和繁殖
,这对于手术来说是必须的。
2)让产妇保持清醒
低温的环境也有利于让产妇
保持清醒和冷静
,如果把温度调得比较舒适怡人的话,很多已经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后才进入产房的产妇会有很强烈的困倦感,或感觉累得使不上劲,非常不利于生产。
3)有利于医生护士工作
就算是在低温的环境下,医生护士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下来,全身就跟水泡过似的,如果
温度开得过高,只会让医生和护士觉得更加的闷热难受
,影响工作。

三、产妇过于紧张和害怕
产妇一般都是一个人进入产房,很少有家属陪同,如果是在夜里生产的话,护士医生也不是随时都守在产妇身旁,很有可能一个产房内就只有产妇一个人,
这时候独自呆在一个冷冰冰的陌生环境里。
外加上生理上
承担着巨痛
,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心理上都会产生惧怕和紧张,
不停地冒着冷汗,甚至发抖,感觉就会更冷了。
所以,小编建议,进产房分娩的产妇们可以
提前准备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等,随时补充体力
,在生产的时候配合好医生和护士,让整个产程尽量顺利,减少自己的痛苦。

宝妈们,你们生娃时觉得冷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