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音乐就可以镇痛?让孕妈“轻松生”的音乐镇痛分娩到底是什么
分娩被认为是人类一生中最为痛苦的人生经历,其疼痛程度要远胜于骨折,仅次于烧灼伤痛而位居第二。
分娩疼痛的原因: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平滑肌阵发性收缩,子宫下段拉伸和子宫颈管扩张以及盆底和会阴受压,可激惹其中的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沿内脏神经和腰骶丛神经传递至脊髓,再上传至大脑痛觉中枢,使产妇产生剧烈疼痛的感受,及分娩疼痛(或称“产痛”)。
分娩疼痛可与产妇的心理因素有关,疼痛的强度可因个体的痛阈而异;也与分娩的次数有关:大多数初产妇自子宫收缩开始即出现疼痛,且随产程进展而加剧,而经产妇则多数在第二产程开始后方见疼痛加剧。
分娩疼痛,主要出现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不同的产程,其疼痛的神经传导则不同。第一产程疼痛的特点: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腹部、腰部及骶部。除了腹部疼痛显著以外,腰背部常见紧缩感和酸胀痛,疼痛范围弥散不定、周身不适。第二产程疼痛的特点:其疼痛性质与第一产程完全不同,表现为刀割样尖锐剧烈的疼痛,疼痛部位明确,集中在阴道、直肠和会阴部。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子宫体缩小,子宫内压力下降,痛觉显著减轻。
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分娩疼痛的生理因素
分娩疼痛主要是因为子宫收缩和胎头下降过程中对产道的挤压所引起。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进行性增强,子宫的韧带和腹膜受到牵拉,子宫壁的血管暂时受压而闭塞,使其周围组织产生暂时性缺血和缺氧而发生疼痛。这种疼痛在产程中呈进行性加剧,直至胎儿娩出后消失或减轻。分娩疼痛的程度还与不同产妇的年龄、产次、胎儿大小、胎方位与骨盆相称情况等身体因素有关。
(二)影响分娩疼痛的心理因素
分娩疼痛是一种复杂而独特的主观体验。分娩的过程,对于初产妇来讲,容易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的变化。如:自卑心理、恐惧、焦虑、陌生、孤独、悲伤情绪,以及情绪控制不良等。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均可以降低疼痛的阈值,以至于感受疼痛过早的出现,或者轻微的疼痛感即可引起剧烈的反应。疼痛反应又会加重产妇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大多数产妇对于疼痛的程度的预期不一样,当疼痛范围超出自己的预期,也会出现恐惧、焦虑、烦躁、丧失分娩信心等负面情绪,从而增加对于疼痛的敏感度。
(三)影响分娩疼痛的社会文化差异
分娩疼痛的程度与产妇对于分娩的认知、夫妻感情、家庭氛围等因素均有关系。不同背景、文化、宗教信仰、地域差异都会影响到产妇对于分娩疼痛的理解和认知,并导致其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措施去管理疼痛。比如:有的产妇会接受分娩陪伴者的照顾与分娩干预,有的会拒绝接受帮助,有的会勇敢的默默忍受分娩的疼痛,有的不能接受疼痛,有的积极面对。
(四)影响分娩疼痛的分娩环境
产房是产妇完成分娩的主要场所,其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安全。对于产妇而言,产房却是一个陌生、孤立、让人紧张不安的环境。不同的产房环境,会给与产妇不同的应激反应,引发产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以及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从而增加产妇的疼痛敏感度。
现代产科提倡为产妇提供一种私密的、安全的、不被打扰的、能充满安全感和内心平静感的分娩环境,因而可以促进产妇的身心放松,激发产妇内啡肽的释放,减轻分娩疼痛,同时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自然分娩。
分娩疼痛对母婴的影响
分娩疼痛并非疾病所致,每个产妇对于疼痛的感受性存有差异性。剧烈的分娩疼痛会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
疼痛容易使产妇过度通气,因此体内耗氧量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因而也会影响胎儿动脉血样分压随之降低,可能导致胎儿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进一步威胁生命。未及时纠正的低氧血症可使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疼痛中,体内容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产妇体内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容易导致产妇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大,子宫灌注减少,胎儿缺氧缺血加重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进而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疼痛还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等不良影响。
许多研究实证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与急性产时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关,分娩过程中未得到缓解的疼痛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出现的一个危险因素。
音乐对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镇痛剂,目前已在医学多个领域里取得了实证的效果,广泛的应用于外科手术、牙科、烧伤科、肿瘤科及分娩的疼痛管理。2018年WHO发布了“产时管理改进分娩体验”的推荐建议,该推荐共计56条,其中第21条明确的推荐:对于产程中要求镇痛的健康产妇,推荐根据其意愿在产程中采用一些放松技巧缓解疼痛,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呼吸调节、音乐、冥想等。

2021年1月科学出版社的《助产临床指南荟萃》将音乐纳入了八大非药物分娩镇痛的指南之一。国内外数十年以来,关于音乐减缓分娩疼痛的文献和实证数不胜数。音乐能够广泛的运用于分娩减缓疼痛,主要在于产妇在聆听音乐时,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有效减缓分娩疼痛的同时还能放松大脑皮层,促进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降低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从而促进产妇可以平静、放松的分娩,提升自然分娩率。
(一)国内外关于音乐在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的效果综述
分娩中使用音乐,可以掩盖产房周围环境中的噪音,能有效降低产妇在待产中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使产妇获得积极的心理期待(Clark,Mecorkle,Williams,1981)。
分娩中使用音乐,可以促进产妇β型内啡肽的释放。β型内啡肽的活性是吗啡的5-10倍,可以有效降低分娩疼痛(Bonny,1986;Goldstein,1982)。
1996年,Marwick研究小组对30个产妇不同的产程进行了音乐治疗的实验,产妇自己选择在分娩不同阶段需要的音乐,实验结果表明,只有一半在分娩过程中倾听音乐的产妇要求麻醉。(Marwick,1996)。
分娩中使用音乐,可以降低麻醉剂量25-50%,,降低麻醉剂量对于产妇大脑的损害,还可以缩短分娩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Sidorenko,2000)。
2000年,Sidorenko的研究表明了医学共振音乐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者5年时间内对140例高危孕妇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医学共振音乐显示出来的抗焦虑疗效使得产妇镇痛药物用量减少1.5到2.0倍,也缩短了分娩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并且,通过改善产妇的内分泌和心理状态,降低了她们对于疼痛的敏感性,这样,分娩过程就变得自然、非创与安全(Sidorenko,2000)。
2003年,Phumdoung和Good对110例初产妇进行了实验。55名产妇聆听3小时的舒缓音乐,另外55名是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每3小时测量1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 <0.001)(Phumdoung and Good,2003)。
2003年,党蓉芳将20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目的为通过聆听音乐调节产妇精神和心理作用来减轻产痛,以加速产程的进展。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聆听音乐的方法来减轻产痛,可以提高产妇分娩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党蓉芳等,2003)
2005年,魏碧蓉等的研究目的是音乐疗法对分娩的影响,方法为选择足月分娩无明显手术指征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120例。结论显示,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影响产程进展,增加手术助产等,在分娩中辅助音乐疗法对分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魏碧蓉和林春英,2005)
2006年,程楚云等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分娩的临床效果。选择愿意阴道分娩的孕妇71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9例,对照组360例。结论显示,产妇紧张、疼痛、自然分娩率,以及宫口开大的平均速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得出结论:待产室及产房配备有优美的音乐为背景,能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和心理恐惧(程楚云等,2006)。
2007年,赵然英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音乐疗法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利于产后恢复和护理的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论显示音乐疗法可以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赵然英,2007)。
分娩中使用音乐,可以增加产妇分娩的积极心理,提升产妇对产程具有良好的控制感(Kimber,2008)。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顾建英将导乐陪伴与音乐疗法进行结合,挑选了600例头位单胎初产妇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前给予导乐陪伴加音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结论显示:分娩时给予导乐陪伴加音乐疗法,可以有效降低产痛,减少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顾建英,2015)
2016年1月-2017年7月,宋锦霞等,对600例产妇进行了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其结果显示:300例接受音乐镇痛分娩干预的临床效果,在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宋锦霞等,2017)
音乐是一种易于实现和有效的方法,对孕期、分娩、产后都有积极影响。几项初步研究表明,音乐干预是孕妇广泛接受的一种方法,在干预两周后,就可以减轻怀孕期间的焦虑,心理压力和抑郁感(Chang&Chen,2004; Chang,Chen&Huang,2008)。 )并增加了接受剖腹产的女性的满意体验(Chang&Chen,2005)。 它还显着降低了具有高血压前症状的孕妇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Sundar,Ramesh和&Anandraj,2015年),这也是焦虑的生物学标志。
分娩时听音乐对分娩疼痛、焦虑、母体胎儿参数及镇痛要求有积极影响。García, Ventura, Requena等人(2017)选择15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音乐组(77例)和对照组(79例)音乐组的妇女在分娩时听音乐,以比较两组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产妇血流动力学、胎儿新生儿参数及产后镇痛需求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音乐组产妇在各产程中的疼痛、焦虑水平较对照组低(P<0.001)。干预后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音乐组产后镇痛需求明显降低(p<0.01)。
分娩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分娩过程中通常会因焦虑而引起分娩疼痛(Boryri等人,2016)。焦虑会增加分娩时的疼痛感,但是可以通过心理和生理方法对其进行改善(Christiaens&Bracke,2007)。在分娩过程中用于疼痛控制的非药物疗法中,音乐干预作为常规的产科护理实践的一种额外治疗方法正在日益普及。通过积极的语音引导训练(伴随音乐指导的呼吸和图像练习)进行音乐干预已被用于管理孕妇的分娩疼痛和焦虑(Liu,Chang和Chen,2010)。听觉刺激可能会通过减少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来阻止疼痛的传播途径,从而阻止疼痛知觉(Nilsson,Unosson和Rawal,2005年; Simavli等人,2014年),尤其是在活跃期(Phumdoung&Good,2003)。
初产女性的怀孕可能会引发更多不同的情绪,包括对怀孕的不确定性,对怀孕的担心或担忧以及对怀孕的适应不良(Boryri等人,2016)。音乐可以改善初产妇女在怀孕期间的焦虑感。每天午餐2小时后,聆听30分钟音乐,可以减轻焦虑程度并改善了孕妇的生理体征(Yang等,2009)。音乐还可以减少先兆子痫孕妇的产前焦虑(Toker&Kömürcü,2017)。
音乐是一种有前途但又被低估的非药物疗法,可用来缓解劳苦和焦虑。尽管有许多替代方法和辅助方法可改善分娩疼痛,但音乐干预是在医疗机构中最安全,最容易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HEPP等人2005年的研究中,对304名剖腹产产妇进行了随机对照的研究,观察在手术进行中,音乐对产妇压力和焦虑的影响。发现,在手术时,干预组报告的焦虑水平明显对照组(p = .00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入院到缝合,唾液皮质醇(p = .043)、收缩压(p = 0.002)和心率( p = .049)都存在显著差异。减少产妇在剖腹产期间的压力和焦虑。
2010年刘玉祥、张美月、陈仲喜(音译)在台湾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组的研究。她们将6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听音乐30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产程潜伏期疼痛、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手指温度高于对照组。
在一项关于音乐干预分娩的研究中(Simavli等人,2014),对499名产妇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发现,音乐导致实验组的状态-性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 <.001)。并且,接受音乐刺激的产妇的第一产程产程较短较短(p <.00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还表现出了更自然的分娩装填,更少使用刺激性和诱导性药物,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 <.01)。
在2018年最新发表的一篇关音乐干预初产妇分娩时疼痛和焦虑管理的荟萃分析中,庄静慧(音译)等人,对纳入的5个研究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常规护理相比,音乐干预有明显的好处。在敏感性分析中,音乐干预对分娩期间初产妇女的疼痛和焦虑的改善显示出显著作用。
音乐如何减缓分娩疼痛
音乐减缓分娩疼痛,主要原理体现在内啡肽理论、疼痛的闸门理论、大脑皮层的抑制理论、以及内分泌原理、神经中枢抑制理论等重要的因素。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音乐在产程中是如何减缓分娩疼痛的,欢迎大家关注10月21日晚上19:30北京协和医院的产科专家马良坤教授和中国音乐治疗师行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聂巧乐老师一起为大家带来的公益直播分享!敬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