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妈妈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

文 / 闪亮加油努力
2019-04-07 09:25

剖腹产后多久来月经

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妈妈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

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妈妈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妈妈的年龄及卵巢功能的恢复能力等相关。剖腹产多久来月经?这是时间是没有统一的。一般说来,不哺乳者,新妈妈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的新妈妈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有的几个月后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而在月经未复潮前排卵是可能已经恢复的,所以若有性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剖腹产后多久来月经,对于不同的妈妈来说会有所不同,个体差异性较大,例如哺乳妈妈会晚些,如果来月经的话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同时会导致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量发生变化,所以在此时建议停止喂奶。所以建议定期的到医院进行检查,看自己是否健康,对宝宝是否有影响。

剖腹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

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出现变化,卵巢不能立即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出现产后闭经的阶段。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当子宫复旧完成后,就会发生月经复潮。

1、对剖腹产后来月经误区:有人认为妈妈产后哺乳没有排卵,不来月经,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一般新妈妈在产后不排卵的时间平均为70天,约40%的妈妈产后第一次排卵发生在月经恢复以前。

母乳喂哺宝宝的新妈妈,排卵及月经恢复较迟,有的要在一年后才来月经。大多数人第一次的月经量比平时月经量多,第二次月经就正常了,因此不必治疗。

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妈妈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

2、剖腹产后未哺乳的妈妈多久来月经正常:从医学角度来讲,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产后6周,也可观察到排卵过后的黄体存在。因此,如果新妈妈没有喂奶,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月经。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0%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

3、剖腹产后哺乳的妈妈多久来月经正常: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不过,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

4、剖腹产后来月经对哺乳的影响:当月经来潮时,新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这种乳汁有时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症状,但这是暂时现象,待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无论是处在经期或经期后,新妈妈都无须停止喂哺。

剖腹产后第一次月经是怎样的

一般剖腹产妈妈在产后6-8周迎来月经来潮。而产后第一次月经的量多少,因人而异。母乳喂养的妈妈,由于哺乳使体内泌乳激素上升,抑制排卵,月经来潮时间会更晚,同时会出现月经不调,经量时多时少,月经时间不稳定,一般2-3个月月经周期会恢复正常。若过胖、精神压力太大、卵巢功能问题等,也都会造成产后月经不调或闭经情况。

如有明显异常,建议新妈妈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以排除疾病的可能。剖腹产后第一次月经注意事项有以下五点: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

2、准备好卫生巾。剖腹产妈妈在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可能会比平时大,因此在家里应准备好特长夜用的卫生巾。外出时也应在包包里准备两个卫生巾,以防万一。

3、注意卫生,勤换内裤和卫生巾,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因为剖腹产妈妈接受了手术,伤口护理还是要注意的,身体上避免过劳。

4、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5、剖腹产妈妈在月经期间或者月经前,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用温开水,保持大便通畅。

剖腹产后月经量少正常吗

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妈妈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

由于剖腹产后,妈妈因为子宫还没有恢复好,子宫壁太薄,内激素水平紊乱,卵巢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大部分妈妈会出现闭经,或少量月经,月经不正常来等情况,一般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第一次来月经量少,是属于正常情况的。请各位妈妈不要过于紧张。

剖腹产后的妈妈在月经来潮时,平时注意观察做记录,很多人要经过3-4次月经之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的频率和正常的量。注意经期保护,防止着凉,不食生冷食物,不过于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剖腹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不论剖腹产妈妈是否哺喂母乳,通常产后前几次的生理周期都不是很规律,月经来的间隔时间、来的量等,都可能和怀孕前不太一样,不过经期持续几次后就会趋于稳定。如果妈妈产后生理周期长期处于紊乱状态,必须咨询妇科医生,以免忽略了其他的生理问题。这是属于产后月经不调的情况,包括经血量少、经血过多、闭经等,那么剖腹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发生产后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因此新妈妈产后出现来经时间不规律。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器质病变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等;药物因素如使用内分泌制剂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使产后来经时间不规律。

剖腹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新妈妈平时应该注意适当补钙,多休息,加强营养,适当运动,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如果长期来经时间不规律,建议去医院查明具体原因再做相应的治疗。

月经不调类型一:经血量少

症状:有的新妈妈产后月经周期正常,可是经量却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这就是月经过少的症状。

原因:由身体血虚或者外伤性出血造成,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大出血,就会造成身体血虚,以致月经过少。其次,中医认为先天肾气肾精不足,生育多个宝宝等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肾脏,以致肾气不足,最后导致月经过少。有时内分泌正常,而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或子宫内膜部分粘连,也能发生月经过少。

防治方法:剖腹产妈妈在月经来潮时避免经血量少,一般以预防为主要的手段。新妈妈在平时应尽量避免做能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的手术,也要注意将避孕药与其他避孕措施交替使用,以避免长期使用避孕药而造成对垂体功能过度抑制。

月经不调类型二:经血过多

症状:有的产后新妈妈月经规律,但每次月经的出血量很大。按照经血量的多少,一般正常的月经出血量在20-60毫升,如果超过80毫升就认为是经血过多。有的新妈妈在月经来潮时,一个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包卫生巾(每包10片计),如果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并且差不多都是湿润的,这就是月经过多的表现。

原因:月经过多主要是由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所致。正常情况下,每个月经周期的经血量一般不超过30毫升~50毫升,如果超过80毫升,则可诊断为月经过多。每个人月经周期的经血量都不相同,这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了。

防治方法: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月经过多,包括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和内膜剥除。另外也有通过药物治疗月经过多,如口服药物或宫内节育器释放药物。产后通常采用药物治疗。

月经不调类型三:闭经

症状:有的妈妈在剖腹产后,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是未哺乳,6-8周会恢复月经来潮,如果是哺乳,一般在4-6个月就恢复。但是出现超过这些时间了还是没有出现经期,可能是一年或者更多,这属于月经不调中的闭经情况。

原因:哺乳期可能会不来月经,再次怀孕也会不来月经,还有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席汉氏综合征、产褥感染引起的综合症(人工流产后宫颈或宫腔黏连)都有可能造成闭经。

防治方法:首先排除因为哺乳的原因和怀孕的可能。建议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妈妈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

产后来月经早好还是晚好

对于产后来月经早好还是晚好,新妈妈们不必太过于纠结。产后月经的复潮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有的新妈妈产后1个月就迎来了“老朋友”,也有的新妈妈要在产后1年才恢复正常的月经。一般来说,月经的到访与产后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新妈妈的年龄及卵巢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产后有进行有规律地喂母奶,月经没有来,这是正常的现象。没有喂奶的新妈妈,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要是没有喂奶,又超过了3个月还是没来的话,最好到妇产科检查一下。

剖腹产后月经不调的饮食调理

一般产后3-4天为血性恶露,量多,颜色棕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坏死的蜕膜组织。4-6天为浆液性恶露,其色转淡,内含血液越来越少。7-10天之后为白色恶露,内含大量白血球、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一月左右恶露基本停止。

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鲜红色,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这说明子宫修复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应去医院询问和诊治。

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妈妈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因此,配合饮食护理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帮忙新妈妈恢复健康月经来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