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文 / 笛妈说育儿
2019-05-03 18:42

妈妈奶水不足,宝宝吃不饱,就会经常哭闹,而且还会影响到宝宝营养的吸收,影响到宝宝的成长。

怀胎十月,好不容易把宝宝生出来了,但却遭遇少奶、缺奶,看着嗷嗷待哺的小可爱,心里内疚死了,宝妈经常自己怪自己。坐月子奶水不足怎么办?新妈妈产后缺奶怎么办?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妈的奶水的多起来呢。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哺乳期奶水突然减少怎么回事?

哺乳期奶水突然减少有很多原因,比如出院后环境改变,心情不好、身体疲劳,精神紧张等等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奶水。

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暂时性母乳供应不足”,又称“暂时性哺乳期危机”。通常发生在产后3个月内,有的稍晚些。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出院后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和照料孩子过于疲劳,精神紧张,或对母乳喂养始终缺乏信心及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支持不够;

2、母亲或婴儿一方曾经患过疾病;

3、宝妈月经恢复;

4、婴儿生长突然加快;

哺乳期危机一般持续7--10天,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但由于现在的产妇绝大多数是初为人母,没有哺乳经验,又缺乏对“暂时性哺乳期危机”的了解,因此一旦碰到暂时性母乳供应减少就焦急不安,甚至怀疑自己的哺乳能力,认为乳汁分泌不可能再增多了,于是就急于给孩子添加牛奶、奶粉或其他辅助食品。

孰不知,婴儿一旦被其他食物填饱了肚子后就再也不想吸吮母亲的乳房,乳头由于受不到足够的刺激,乳房得不到排空,乳汁分泌量就更会急剧减少,到头来暂时性乳汁不足变成了永久性乳汁枯竭,导致了母乳喂养的失败。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奶水不足怎么办的原因,这些正在悄悄抢走妈妈的乳汁。

1、会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麦芽、人参、大蒜、花椒等食物。

2、刺激性的东西:产后饮食宜清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物品,包括:辛辣的调味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烟等。

3、油腻食物、油炸食物、脂肪高的食物: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且热量偏高,应酌量摄取。

4、药物:对哺乳妈妈来说,大部分药物在一般剂量下,都不会让宝宝受到影响,但月宝建议哺乳妈妈不要自行服药,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正在哺乳的情况,以便医生开出适合服用的药物,并选择持续时间较短的药物,达到通过乳汁的药量最少。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四多要坚持,一减要做到!

1、多喂

让宝宝多吮吸是催奶的最佳方法,因为吮吸的过程能够促进乳母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能促进乳汁的合成和分泌。

所以只要宝宝想吃,就应该喂奶,产后经常不限制时间和次数的喂奶可以刺激奶水的分泌,让奶水早点来,也可以避免随之而来的乳房肿胀。

另外,让宝宝吸完一边的乳房,如果宝宝还要再吃,再给他吸另外一边的乳房,下一餐再由另一边的乳房开始喂食,如此,两边乳房都受到刺激的话,就都可分泌更多的奶水。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2.喝下奶的催乳汤和清淡的粥汤

乳汁中接近90%都是水分,所以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奶水的合成和分泌,普通人每天应至少单独饮水1200毫升(约6杯水)以上,哺乳期的妈妈还应该多补充1000毫升左右,但如果这1000毫升全靠喝白开水的话,对乳母来说真是一种折磨,所以适当多喝点富含水分的催乳汤和粥显得十分必要,但一定要记得这个汤要少油少盐。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3.多补充优质蛋白

即多吃些鱼虾、畜禽瘦肉、蛋、奶和大豆,这些食物是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蛋白的。乳汁中蛋白质能占到1.3%,正常情况下每日泌乳量约为750毫升,所含蛋白质约9克,但母体内膳食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的有效率为70%。故分泌750毫升乳汁需要膳食蛋白质13克,所以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摄入可以提高转变为乳汁蛋白的效率,对提高奶水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重要。若宝宝有湿疹,要减少鱼虾,适当增加瘦肉。

4.多休息

乳汁的合成和分泌受很多激素影响,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激素平衡,激素平衡有利于奶水的合成和分泌。应规律睡眠,而不是熬夜后第二天闷头猛睡。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一减”必须要做到。

“一减”是指减压放松。当放松的时候,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家人应尽量创造轻松舒适的喂哺环境。

母乳喂养的很多技巧需要学习,年轻妈妈本来就容易紧张焦虑,家人和朋友要对其多一份理解,不可滥加责怪,以免加剧紧张情绪,进而影响乳汁分泌。

产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做到“四多一减”很重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