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产后漏尿、腹直肌分离都是产后修复没做好
随着各种知识普及和辟谣,
人们对坐月子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比起坐月子,产后恢复就没那么幸运了。

身为女性的你
对产后修复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产后要不要做产后修复?
产后需要修复哪些方面?
专家提醒:
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小心产后漏尿、腹直肌分离!
案例01
@小美妈妈:生完孩子后,老感觉盆腔部有下坠感,稍微干点家务活就感觉到腰酸背痛!
案例02
@包子妈妈:产后咳嗽、打喷嚏时会漏尿怎么办?生完孩子后,一直坚持仰卧起坐,肚子还是松松垮垮的!太痛苦了!

其实,以上两位妈妈所遭遇的痛苦,都源于怀孕和分娩对盆底肌肌肉损伤及不正确的产后锻炼方法导致产后腹直肌分离了!
一、产后哪些肌肉损伤一定要重视?
1、盆底肌
盆底肌是在盆骨周围,承托着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有弹性的吊床”,将宝妈的盆腔器官托起,起到承托的作用!怀孕和分娩会一定程度上对盆底肌群造成损伤!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顺产产妇约有11%-18%发生产后漏尿,助产产妇可高达到30%。而更有严重者,还会出现大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时期是产后42天。产后42天检查千万不要忽视!通过产后42天的康复检查,宝妈可以根据盆底肌的恢复情况,判定自己是否需要做产后盆底肌修复!重视产后盆底肌恢复,远离尿失禁、阴道松弛、盆腔器官脱落的尴尬与痛苦!
2、腹直肌
产后肚皮松弛,松松垮垮的太难看了?!产前“小蛮腰”,产后“水桶腰”?这些,统统都是产后腹直肌分离搞的鬼!

腹直肌分离的检测方法
a、宝妈平躺仰卧,屈膝,露出腹部;
b、用左手支撑住自己的头部,右手食指和中指探入腹部,身体放松;
c、然后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若距离超过2指,那就说明已经发生了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有哪些危害?
①腰背痛。随着腹直肌分离程度的加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困难。
②脏器移位。产后如果宝妈腹直肌分离比较严重,容易造成腹腔脏器出现下垂或者移位,比如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功能紊乱的情况!
③其他问题:肚子松松垮垮、产后便秘!
二、推荐3个产后康复动作!
1、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对产后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垂、性生活障碍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只要熟悉了盆底肌的位置,几乎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做,动作简单易操作!那凯格尔运动具体该怎么做?

第一步:准确地找到肌群
宝妈可以尝试小便中途憋尿,感觉所用力收缩的肌肉位置,这里便是盆底肌!
第二步:排空膀胱
宝妈们在做凯格尔运动之前,建议先去一次厕所,将膀胱排空,不然可能会在运动时感到疼痛或出现漏尿的尴尬情况!
第三步:锻炼正式开始
a、宝妈躺下后,背部伸直;
b、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c、膝盖并拢后抬起,然后头压低,使脖子不要绷紧,集中注意力于盆底肌,收紧盆底肌,保持5秒再放松10秒,反复交替进行即可。
2、抬髋运动

第一步:平躺,双膝弯曲,双脚
第二步:吸气,鼓起腹部。
第三步:呼气,将尾骨向肚脐的方向抬起,臀部不离开地面。
注意:抬到最高处时,收紧臀部肌肉,然后放松。重复8~10次。
3、站姿收腹

第一步:采用横向呼吸法,吸气时胸腔向两侧扩张,腹部保持收紧不动;
第二步:呼气时肚脐贴向脊柱,腹横肌发力,采用“吹气球”式呼气法,鼻吸口呼。
第三步:吸气还原。
注意:每组10-15次,重复2-3组。

我院妇产科设有盆底康复、产后康复治疗、婴儿洗浴、游泳等母婴康复治疗,产后宝妈们一定要抓住“产后康复黄金期”(产后6个月内),若发现自己出现了健康问题,请及时到我院做治疗,避免盆底疾病的发生,影响正常生活!我院妇产科将努力做好女性盆底健康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女性健康!
|
|

妇产科信息:
李新菊(主任医师,副院长):18937779657(微信同号)
凌广晓(副主任医师,副主任): 13703410517(微信同号)
仝留平(护士长):13838792046(微信同号)
科室位置:
南阳市卧龙区中州中路1018号卫校口东边桥头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
妇科门诊位于主楼四楼东,病房位于综合楼四楼,盆底康复位于主楼五楼东。
到达公交:
市内乘公交车1、3、4、6、10、12、14、18、21、26、29、31、34、39路均可到达。
科室赠言:
让我们陪您一起度过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注: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