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折射亲子关系,多数父母更偏爱这四种孩子,现实又心酸
《都挺好》从开播以后就广受热议,因为它真实还原了许多家庭的写照。剧中的苏明玉成绩优秀,品学兼优,却从来不被家里人当回事,在家里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就像一个任劳任怨还没有工资领的小保姆。为了供大哥出国留学,妈妈在明玉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的房间卖掉;为了省钱,妈妈阻止明玉去读清华而让她去读免费师范……。即使明玉后来变得很成功,她也依旧不受家里人待见。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深思,为什么越优秀的孩子,往往越不受父母待见?

有人可能会说,苏爸苏妈有强烈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观念。而明玉是女孩子,她上面还有2个哥哥,又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所以,家庭最好的资源都要先给两个哥哥,到了明玉身上已经所剩无几。就算还有,妈妈也不会给她。从这部剧看,明玉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源于她是个女儿,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这是既定事实。

但放到现实生活中,父母偏心并不完全是重男轻女观念引起的。我住的小区,有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排名每次都是年级前三,放学回到家会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别提多勤快了。而小儿子是远近闻名的小魔王,经常逃学打架请家长,成绩回回都是倒数。但即使如此,爸爸妈妈还是更喜欢小儿子多一点,经常带着小儿子出去玩,出去吃饭,而把大儿子留在家里看家。我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收拾家务,懂事的让人心疼。
很多时候,父母偏爱孩子与孩子是否优秀有一定关系,但多数父母更偏爱这四种孩子。
1、重男轻女观点的残留
有些家庭重男轻女的观点非常严重,就像明玉的爸爸妈妈,不管女儿做得再好、再努力、再优秀,都无法和儿子一样平起平坐。有时候别说平起平坐了,连应有的尊重和家庭温暖都得不到。现实中出生在这种家庭里的女孩,那毫无疑问父母会偏心儿子,而不待见女儿,甚至嫌弃。

2、嘴甜的孩子更讨父母欢心
有些孩子嘴巴特别甜,经常说甜言蜜语,把爸爸妈妈哄得一愣一愣的。就像剧中的苏明成可会讨妈妈的欢心了,苏母心甘情愿地让已经30多岁的二儿子啃老,就算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他钱。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好话,父母也不例外,所以父母往往更喜欢会讨自己欢心的孩子。老大一般沉稳少语,老二则古灵精怪,嘴巴格外甜,会讨父母欢心。
3、优秀的孩子更让父母省心
优秀、听话的孩子很让父母省心,即使不需要爸爸妈妈多加关注,自己也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而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可就不一样了,需要父母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管教。父母的精力也有限,重点逐渐放在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多一些,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出现父母不待见优秀孩子的情况。

4、年纪小的孩子更需父母操心
年龄较大的哥哥姐姐大多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所以父母难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身上。如此说来,又容易出现父母偏心年纪小的孩子的情况。
即使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父母也会偏袒年龄小的那个,总觉得大的该让着小的,不管什么时候,这种固有思想一直存在。
在多子女家庭,虽说孩子都是自己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难的。只希望父母能尽量做到,别给任何一个孩子的童年留下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和创伤,那些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